标签:
我记录情感空间社会/纪实 |
想不到的一件历史性大事——乌镇太师桥又半封闭了
说实在的,今天我在这里所说的事,确实是今天乌镇历史上的又一件值得记录的大事,因为在前几天我博文上刚刚上了一张“一桥飞架南北”的太师桥,昨天(2007、9 、30日上午),这座架通江浙两省,横跨在京杭大运河上的第四代太师桥,实施了半封闭,也就是说,阻止了2.15米宽以上的大货车,大巴车通过,换句话说,到乌镇的江浙大门,实行了半开门,实在地说,对浙北的黄金通道和到乌镇的旅游车通往,有了一定的影响。
历史上的太师桥,从单孔石拱桥到木桥,期间曾经断裂而两地而一度中断,1992年两地共同出资搭建了临时性通车的军用钢梁桥,一直到2000年建起了最新的水泥公路桥,想不到这桥梁最近被浙江省交通规划设计院鉴定检测为四类(危险)桥梁,因此,只能允许2.15米的小货、中客通行。即日起已经实现半封闭。
那么为何这桥梁如此短命,关于质量我不敢妄言,但是在该桥刚刚建立一年左右时候,就出现过桥墩移位,造成桥身错位10公分左右,后来说是大桥旁边的大型沙石料堆积场所致,因此,搬迁沙石场,再由省桥梁建设部门用了几百个千斤顶,才把桥梁进行了复位,想不到后来湖盐线开通,车流量聚增,特别是大型超载车辆日以继夜地在这里轰轰而过。就像在2004年一天上午10时许,安徽蒙城春晖汽车公司一辆限装20吨的长卡车,装运了长30米、宽8米、重达40吨左右的巨型钢梁,从绍兴柯桥运往苏州国际博览中心。在途经江浙交界的乌镇太师桥时,因紧固钢绳突然断裂,造成钢梁下面的支撑钢架前倾,继而发生整个钢梁向前移位,当场把驾驶室压垮,幸亏钢梁中心的空隙,才没有造成重大人员伤亡,但造成了整座桥梁的交通阻塞,许多到乌镇旅游的游客,只能徒步过桥,走到景区。
好了,不多说了,就让清代有位姓陆的人写的一首反映当时乌镇人吃银鱼和湖蟹的诗来结束吧:“太师桥下棹归航,片片银鱼雪满筐。不及澜溪霜后蟹,桃花醋捣紫芽姜。”银鱼是太湖的特产,据说太湖银鱼往南游过南浔,一直游到乌镇北栅的太师桥为止,再也不往南边游了,所以,捕银鱼到太师桥即可。但在诗人看来,鲜美白嫩的银鱼,不如乌镇本地产的湖蟹,“澜溪”是乌镇太师以北的一条支河,秋风起后的湖蟹就产在这里,用紫芽姜捣碎后放进桃花醋里,作为吃湖蟹的佐料,确是远胜太湖银鱼。
图为:2007年9月30日上午正在实施半封闭的乌镇太师桥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