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妨到乌镇看看"解放井"
昨天星期六,国庆也即将到了,昨天中午我有意识地来到了乌镇西栅转船湾。又去看看沈家厅里的两口“解放井”,并与季位当地老人聊了聊那口"解放井"的往事。
这口井是桐乡和乌镇解放的"见证人"。1949年5月间,在"打过长江去,解放全中国"的呐喊声中,一支解放军部队从湖州方向沿乌镇西栅进入乌镇,乌镇解放了!
大部队经过乌镇后,就有100多名解放军战士留守在了本地,维护当地的社会治安,他们就驻扎在西栅转船湾沈家大院内。
由于解放军驻守的转船湾刚巧是一个水果水运中转市场,因此,为了不妨碍当地商家和老百姓正常的经营秩序,也为了防止敌人投毒破坏,战士们就在沈家大院内开挖了两口井。许多老人当时虽然没有看到解放军掘井的情景,但是好奇心促使他们向沈家大院的主人沈善康打探,他告诉说,这些解放军小伙子仅仅靠几把工兵锹,用了两天时间,就挖了一大一小两口水井。
最初,当地老百姓因为看到院门口有解放军放哨,都不敢进去取井水用,后来战士们看到转船湾因为船多而导致水质十分浑浊,就动员当地居民到沈家大院井里吊水。一来二去,老百姓就与战士们熟了起来,也大胆地进入他们的营房里取水。在街上,还能经常看到解放军战士为上了年纪的老年人挑水的身影。虽然这仅仅是一件似乎不起眼的小事,但让乌镇人民想到真的解放了,人民的军队来了!
大约到了1953年初,战士们奉命撤离了,留下了这两口井。在以后的几十年里,这两口井就成了这里17户居民的饮用水井,特别是遇到天旱水浊,附近的老百姓都到这里排队取水。如今,靠西侧的井已经没有了,只剩下靠东侧的这一口水井,附近居民像爱护自己孩子般地呵护它,为它铺设了井台,每天为它打扫得干干净净。即使到现在,家家都通上了自来水,但每天仍有很多人到井边取水洗涮,遇到停水时间,到这井里取水的人更多。
如果你到了乌镇后,你可以去乌镇西栅转船湾,从一堵耳墙的东墙门进入,就可以看到沈家大厅后院的这口"解放井",这口井的石井圈是用紫砂石凿成。经过50年的风雨洗刷,石井圈上方、用以固定井盖的两个手工凿成的石耳,一只已经磨穿,而另一只只剩下一根细细的石针模样。而探望井内,越往下井身越宽敞,而且井水丰蕴、清澈见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