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谁能去拍个照留点历史资料?

(2007-09-14 12:07:12)
标签:

人文/历史

 

谁能去拍个照留点历史资料?

明代石坊 诉说世事沧桑

前几日,去乌镇民合新翁村北吴家坝组,据说这里居住的是隋唐时期吴大汉的后裔,所以至今仍是清一色的吴姓家属。特别是在后埭两间农宅中间,有一座明代留下来的花岗石坊,虽然很少有人去关心和注意它,也很少有人去考证它,然而它保存相对完好的坊体和依稀可辨的字体,向世人展示了它的沧桑历史和其中的故事。

在现场看到,石坊面宽6.2米、高6米,共有4柱3门,分上西两层,下层4柱与8根护柱紧密衔接,齐全而且保存完好,上层冠顶由4根雕花石短柱支撑,石坊正面上方的中间门额上题有“钦赐皇恩”4个大字,落款字样实乃风化严重,难以识辨。左右耳门上方的门楣上分别题有“节孝坊”和“流芳坊”6个鎏空字样。在整个石坊的正中最高处,分别由12块“龙吻”(龙头)夹护着6块雕花石板,中间的一块刻有双龙护珠,珠下雕有“圣旨”字样的“阳刻”石板与下层紧连,左右两侧分别是雕有花卉的石板,顶冠略有破损。越过正门,反面的正额上方刻有“节孝吴门姚氏”6个大字。

据当地一名姓吴的老人介绍,石坊从祖辈遗留至今,始建年代无从考证,但在明朝有这样一个关于吴家的故事:姚家女16岁嫁至吴门,夫君却已是年近花甲,生有三子,22岁丧夫,未有再嫁,操家养子,贞节而终,而且子孙丰盈,门风端正,乡邻和睦,在当地传为佳话。为弘扬如此家德门风,地方绅士联合连连上奏,终得大明皇恩准,钦批圣旨,调拨皇银造此“节孝牌坊”。故一直传说石坊系明代所建。悠悠数百年过去了,这里虽然仍是吴姓一统天下,但石坊却出现了难以抗拒的风化,特别是石坊的左右耳门顶冠已经失踪,镶嵌的“龙吻”也少了4块,而且整个石坊面额开始斑驳脱落。这样较为稀少的民间遗舞物亟待有关部门进行保护。

明天星期六,有人休息,如果谁有兴趣,可以去拍个照片,谁知那天轰隆倒地,一点历史资料都没有留下,挺遗憾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