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奶未必就是娘
安徽·姜厚德
俗语说“有奶就是娘”,这句话为贬义,是指有的人不问是非,不顾羞耻,不惜失去道德底线,达到某种目的。从病理学角度来看,确有少数女性没有怀孕却不来月经,没有分娩却流出乳汁,往往被人误会,自己又解释不清,有口难辩。曾有报道,某农村留守女因停经泌乳受到家人无端质疑而自杀未遂,险些酿成悲剧。事实上,这是一种被西医称为停经泌乳综合征的疾病。其临床诊断依据是:女性不在产褥期,或分娩后停止哺乳一年以上,出现持续性溢乳,且伴有闭经的,即可确诊。
现代医学认为,下丘脑除分泌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外,还分泌催乳素释放因子与催乳素抑制因子。如果这两种激素的分泌失去平衡,那么过高的催乳素会直接引起泌乳,并间接地通过抑制促性腺激素的分泌影响卵巢的功能,导致闭经。这就是一些女性出现闭经又溢乳的内在原因,并不是有人认为的因“出轨”引起“珠胎暗结”后的“隐性分娩”。
导致催乳素分泌过高的原因大致有以下几种:①垂体前叶肿瘤:比较多见,因为这些肿瘤细胞可以持续大量地分泌催乳素。②长期服用某些药物(如利血平、氯丙嗪、甲氧氯普胺、酚噻嗪等),能抑制催乳素抑制因子的释放,从而引起泌乳。某些含激素的避孕药,除有上述功能外,还能抑制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的产生,同时使催乳素的分泌增加。③中医学认为,精神抑郁、心阴亏虚、遇事不遂、心火上炎等多种原因,可引起溢乳时作,烘热闭经。因此,当出现闭经溢乳的症状时,应当分清是何原因引起的,然后“有的放矢”地进行治疗。
关于月经与乳汁的关系,古人早有论述。如巢元方在《诸病源候论》中说:“冲任之脉皆起于胞内,为经海之络,手太阳小肠之经、手少阴心之经此二经为表里,上为乳汁,下为月水。”
陈素庵在《 妇科补要 》中也说:
“乳子(分娩),则经血已为乳汁,月水(月经)自止不来。” 间
接 说明了闭经与溢乳的病因。
笔者曾接诊一杨姓患者,36岁,形销体羸,抑郁多疑,性情急躁。因与同事口角,精神受挫,抑郁寡欢,出现月经涩少,色深红有瘀块,渐至闭经溢乳已3个月。杨某面部色素沉着,主诉胸闷,舌尖烧热而痛,夜寐不宁,五心烦热。诊见舌暗红,苔白,脉细弱。妇检:子宫前位,略小,宫颈Ⅰ°糜烂,附件未见异常。实验室检查:泌乳素(PRL)52纳克/毫升,高于正常值,蝶鞍多相断层摄影及乳房钼靶摄影均显示正常。诊为特发性闭经泌乳综合征。
中医辨证为心阴亏虚,火热亢盛于上,瘀血阻滞于下所致。遵东垣“宁心补血泻火则经自行”之意,治则为宁心阴,解瘀毒,通经脉。方用:川黄连3克,麦冬、柏子仁、赤芍、白芍、卷柏各12克,怀牛膝、土茯苓各30克,生地黄20克,琥珀(冲)5克,苦参15克,莲子心10克。10剂,每日一剂,水煎服。
药后泌乳明显减少,但仍烘热口干,月汛杳然。诊舌红,脉细。再予宁心通脉,方用:黄连3克,煅人中白6克,怀牛膝、炙鳖甲(先煎)、马鞭草、生山楂各30克,丹参15克,红花10克,麦冬、卷柏、当归各12克。连服20余剂,溢乳停止,“月事以时下”。又经养血和营调治两月余,PRL降至30纳克/毫升。随访半年闭经溢乳未再复发。
该患者证属虚实夹杂之候,故予攻补兼施之法。方取《济阴纲目》柏子仁丸之意:川黄连配柏子仁育阴通经泻火,重用牛膝、卷柏引血下行;心火不熄,瘀热不平,故用莲子心、麦冬清心火,苦参、赤芍散瘀热,而收宁心导血之效。
除上述病例外,中医辨证尚有痰瘀互阻、气血两虚、阴虚胃燥及脾肾两虚等型,临床须仔细辨证。
在使用药物的同时,可配合针刺疗法。取期门、乳根、膻中穴以止乳汁;取血海、三阴交、足三里、肾俞穴,用补法以补脾胃,理冲任。针药联袂,共同取效。
(编辑
申 申)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