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的格局

标签:
文化图书阅读穆涛散文 |
穆涛先生是中国当代优秀的散文家、杂文家与编辑家,在业内有着很高的声誉,也深为读者所喜欢。这两部新作品的特点是,所述内容基本上是围绕先秦至汉代这一个历史大周期展开,而这个周期恰恰是中华民族由散乱走向大一统,由诸子百家争鸣走向独尊儒术的时代。这个战争连绵、刀光剑影、人喊马嘶、波澜壮阔的时代到底发生了什么?在文化建树上有何等发明创造?秦帝国一把大火对中国文化造成什么样的重大破坏和影响?汉代诸儒又是如何延续中华文化的香火和命脉,对中国人的历史观念、政治观念、道德观念有何影响并最终形成一个以儒家为宗旨的汉文化圈等等,这两部作品从各个不同的方面作了描述。
然而,这一切在穆涛手中,却是条理分明,排列有序。且在论理讲道的同时,把历史上发生的事例不经意间穿插进入,使人物在特定历史事件和所处环境中立时变得鲜活起来,而鲜活的各色人物又因道德大义、自私自利或恶性膨胀,或天生就是个一个不可救药的人间坏种等等,各显神通以成济世之才,或释放人性之恶,对历史进程起到了推进和阻碍的作用。而各色人物在穆涛的书中,随着故事的进展和叙述的需要,一个个进进出出,匆匆忙忙上场下场,但通篇看下来,闭上眼睛理性地一想,又顿然释悟了些什么,一切恩怨故事无不是聚散有缘,来去自然,每个人都似是这个宇宙社会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每个人来到世上都有自己的生命和使命,无论是善的还是恶的,而贬斥势力、除恶扬善当然是社会的责任,更是作家的责任和使命所在。——这就是穆涛的两本散文集给我的启示,并使我油衷敬佩的原因所在。
最后再罗嗦一句。我是山东诸城人,古称密州,宋代大文豪苏东坡被朝廷贬官后,一度做过密州太守,成为我家乡的父母官。他在为当年被朝廷贬到潮州的韩愈新修庙堂撰写碑铭的时候,曾说韩氏属于“文起八代之衰”的大人物,是文学界的扛鼎人物,他文章的文风扭转并改变了八个朝代之久的衰颓势头,把文学的风格和品味、气势和格局提升到一个崭新的地位和境界。苏轼的评价是中肯的,“文起八代之衰”,韩俞确实是做到了的。
这两本散文集的作者穆涛先生乃燕赵人氏,年龄和我差不多,现在主持长安一个刊物叫做《美文》的编辑工作。作为大人物,他还算不上,但我把他的散文评价为“文起当代之衰”是不算过的,也是切乎事实的。
这些年,穆涛先生的散文无论是文风还是格局,都有很大的转变或异军突起之气象,也正是这个境界和成就,使他得到了散文界和读者朋友的普遍认可与敬重,也使他成为第六届鲁迅文学奖得主。
在此,我向穆涛先生表示祝贺,祝愿他继续领跑散文界,并把中国的散文创作提升到一个更高的地垃和境界。当然,也欢迎广大读者在双十一到来之际,点点手机屏幕,下下单,买一本穆涛先生的大作读一读,从中吸收新的思想和精神养分,从历史经验中吸取教训,从优美豪迈、别有洞天的文章叙述天地中,得到助力和升华,以更强、更高的力量和追求迎接未来的生活。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