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一位走过白银时代的骑士

(2021-10-21 10:59:48)
标签:

文化

大师

商成勇

骑士


一位走过白银时代的骑士

——我眼中的商成勇与他的诗歌创作

一位走过白银时代的骑士灯光如月光,洒在钟老幸福的脸上。

(商成勇诗歌作品讨论会上的高冠兴/刘业勇/钟亦非/史奉真)

                                                                               

  文/ 岳南

 

生活中有两样东西是不可缺少的,这便是诗歌和爱情。

面对商成勇君一摞厚厚的《月光慈航》书稿校样,我的脑海里突然冒出了许多年前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智利诗人聂鲁达(Pablo Neruda)的这句醒世名言。

二十年前那个夏日,在我就读的解放军艺术学院的校园里有幸结识商君成勇兄,他代表武警总部政治部创作室,受《解放军文艺》期刊之托,在军艺武警班组稿,为即将出版的“武警专号”工作。也正是这一次相见相识,结下了一段不同寻常的深厚友谊,并有了后来若干年内向商君请益的机会。

那时的商君还很年轻,刚离开西部沙漠他服役的酒泉部队来北京不久。一身橄榄绿军装,干练的身材,红中透着一点点黑的脸庞,文静中映出一股青春勃发的豪气与洒脱,周身洋溢着风流倜傥的诗人气质。在我的目光和心里,他是一个冷峻、刚强的男人,一个从“白银时代”走来的知识分子,一个具有正直感的诗人,一个从乡村走出,来到军营并在军营的熔炉和风霜雪月中锻打而成的钢铁般坚毅勇敢的战士和出色的作家。

整整一代人的时光匆匆掠过。而如今,当我面对已过不惑之年的商君与他即将付梓出版的诗稿清样,于滚滚红尘中又仿佛看到了那段迷惘、失意又令人热血喷涌、激情燃烧的岁月,看到一个意气风发的青年诗人,以他那如蝶翼般飘逸优美、畅快简洁的文字,抒发着内心的感悟与忧患,记录着一代人的生命历程与整个民族的心灵史。

一位走过白银时代的骑士
                        著名诗人王久辛主持,文怀沙到场祝贺

就我所知,商君出生于中国西部陕西周至,周至是历史上老子讲传《道德经》五千言的地方,也是白居易写《长恨歌》的地方。厚重历史的滋染和家学熏陶,使得从少年到青年的成长路程,虽然苦难的中国人从怪诞、空虚、贫困、愚昧、野蛮、相互攻伐、杀戮,逐渐向人类文明社会正途杂沓而来;虽然特殊的历史进程中,商君少小年纪就别无选择地经历了令人眼花缭乱的一连串诸如“批林批孔”、“评水浒”、“反击右倾翻案风”、“粉碎四人帮”等等事件,这样的岁月里,自幼爱好文学并具有诗人天赋,至今仍然可以背诵家学曾祖父劲健沉雄书写于商家祠堂的对联“但愿青怀三株树,唯存丹桂五馨香”,还可吟咏奶奶于家祠堂对联“先祖明代兵部居东晋迁西秦两坡一派,后世清朝黎民倚南岸望北水四门同宗”的商君成勇兄,所接受的文化教育,尚未触及玛雅可夫斯基、普希金、莱蒙托夫,但家里的线装书,那些虽然被红卫兵洗劫焚烧三天三夜甚至被强逼着当做饭引火及煨炕,仍然有些许医学和历史典籍被奶奶和父亲冒险藏于土墙夹缝而幸存下来的《史记菁华》、《三国志》、《资治通鉴》、《本草纲目》、《千金医方》等,后来被取出来疯狂苦读,从而影响了他的人生。

像从那个时代走过来的国人大都不会忘记一样,商君也接受了《艳阳天》和《金光大道》,外加《红灯记》、《沙家浜》、《杜鹃山》等八个样板戏的文学与艺术。他犹记得所有的报刊杂志连环画连同街头飞舞的大字报,大多赤裸裸歌颂与透着血腥批斗的宣言,如商君那个村子中间高大得要10个小伙合抱才成围的秦槐,上面张贴着那首许多年以后都挥之不去的“诗”:树上贴着毛主席像/像下挂着语录板/毛主席和咱在一起/毛主席就在咱心间……这些,也曾使渐渐长大具备识别能力的商君,一度哭笑不得。

而这些“诗”作毕竟作为一种历史影像已经存留。难忘的童年时光一晃即过。据商君说,那时,贫穷与饥饿伴着他成长。由于饥饿,他曾学着大孩子一起尝试吃过白墡土,实在撑不住时,不到十岁的他瞒着爷爷奶奶和父母,私下拉着弟弟的小手,一起到生产队收过红薯而撂荒的黄土地,掘挖残留在次生秧蔓根部形似铅笔般粗细的“糵渣滓”小红薯,而被生产队的记分员远远看见过来一脚将篮子踢翻……他在极度恶劣的环境中,在生养他的那个山村,躬耕陇亩……这个时候,他对玛雅可夫斯基、莱蒙托夫、普希金等世界级大师尚一无所知。日子在迷茫与混沌中一天一天熬过,但商君成勇兄年轻的心灵并没有因生活的苦难苍凉而锈蚀,他开始以自己的情感,在阅读与思索中找寻人生的终极价值和意义,他依偎在村中央古槐裸露如桌的根上,或者在家院外那高高的山坡上独自怀想:“春天花开的季节/也是耕种的时候/趁着风儿温暖和煦/趁着阳光明媚山河苏醒/加紧耕种/种子很快就发芽了。”(《孩子我想对你说》)

一位走过白银时代的骑士
          文怀沙发表演说,对自己是否一百岁进行了辩解,对诋毁其名誉者进行了斥骂。

想起掂着小脚的奶奶,看着门前的麦草垛,像瞅着一圈圈渐渐消瘦的日子;想起母亲被灶火呛出的眼泪和斜椽老屋屋顶上那一缕凝重的缠绕鬃麝的湿湿漉漉的炊烟;想起乡亲的镰刀挂在墙上的期盼和绵绵雨夜中咝咝的烟袋;想起黄土地里父辈的弓肩一如冽风里萧索的荒草;想起夏夜古槐树下纳凉聆听奶奶讲不完的上古神话公冶长精卫鸟哪吒,心,似乎要腾向星空浩茫……“山乡幸福而宁静/村中央古槐边/古城墙遗址旁/酸枣长满空旷/山毛榉伸展蓊郁臂膀/御敌的高墙与高墙上张开的狼牙垛口/曾走过祖父曾祖父们巡逻的剪影。”(《归故乡》)除了怀想父母的辛劳,家乡的山水,以及祖辈们那“冷色的刀剑/还有闪电般疾速的便携式弓弩呼啸带响的箭镞/曾把‘小潼关’无数的憧憬与梦想守护。”(《归故乡》)如昨往事,真是历历目前。

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川端康成说:“我以为艺术家不是一代人就可以造就出来的,先祖的血脉经过几代人继承下来,才能绽开一朵花。”商君在默默的怀想中,先祖的血脉——奶奶根脉即明朝兵部尚书于谦的脐血滋养与浇灌,石灰吟尽赤心事,两袖清风一轮月的坚守,随着山乡的河水,咕咕流淌进这个农村青年久旱的心田,艺术之花即将在他荒芜的田园和心中的潼关古道生根发芽,开花结果了。“你的大节溢清/镀亮一轮秋月/把金桂银桂催熟/香醇的气息/弥漫钱江两岸苏堤上下还有/三台山……/故乡为谁而荣光?/六百岁愁殇又有谁会忘?/汉子儿郎。”(《明月——谒于谦祠于谦陵》)。“半轮天狼月/升上三台山/圆向中秋/一切一切的从容光景/一切一切的人生处境人生路/剪辑为/最壮美的一段图腾/月影移动/画幅收放瞳孔/夜不成寐心焦百姓积麻养蚕/月入西山仍然凝望怀来土木堡/全无倦意肩头挑起的何止皇帝老儿生还“大命”/万千百姓的身家悬丝危急实殊/你/不能入睡/你/护佑着多少啼哭孩童酣甜入梦……”(《明月——谒于谦祠于谦陵》)。“最辉煌的保卫战/在你的挥手间在你的喝令声中打响/最压倒一切取得完胜的浴血冲锋/在你废寝忘食运筹帷幄中结束/遍城官民兵勇移来胜利至高推崇/花环于你的头顶/庆典和平/天下百姓/炽念带领他们安宁富足的/勋德英雄……”(《明月——谒于谦祠于谦陵》)。这是他对于谦这位五千年中华文明史上唯一的社稷臣的良知的歌唱。

商君没有想到,当他在秋日黄昏独坐村头望着炊烟静默怀想的时候,命运之神已悄然来临,并伸出一只神奇的大手叩击自商鞅变法垦出了开天辟地的盛业之后商氏祖宅那扇斑驳的大门——先祖商容(商朝宰相)的精神如彤红的暖阳,即将在一个愤青的黎明喷薄而出。

一位走过白银时代的骑士
             武警部队政委徐寿增将军(右),著名作家苏叔阳(中)出席会议并讲话

1976年9月9日0时10分,毛主席与世长辞。未久,祸国殃民的“四人帮”被“粉碎”,英明领袖华国锋主政。未久,邓小平全面主持中央工作的新时代悄然来临——岁月打着滚儿翻着跟头蜿蜒前行。

1977年10月,全国恢复中断了数年的高考制度,不甘被时代抛弃的青年们参加全国统一考试,由于纸张紧张,邓小平特批,动用准备印刷《毛选》五卷的特种纸印成考卷,几十万青年通过这次考试改变了自己的命运。又是好些年过去,中国军队按照邓小平提议,正式通过院校提拔干部,而这个时候,商成勇君刚从有“小潼关”之称的故乡山村走出,到酒泉巴丹吉林沙漠军中服役,为祖国站岗放哨,即将在一场风过来足致墙倒屋摧的黑戈壁上付出他的青春与血汗。伴着酒泉地区文联和文学刊物《阳关》(前身《飞天》)编辑部联合举办小说创作讲习采风班的生活体验,他的第一个短篇小说《戎马男儿》发表。未久,他以杰出的才华参加军校遴选,一路过关斩将,杀出重围,终于金榜题名,跨进了他梦寐以求的知识殿堂——武警部队学校。自此,他完成了由战士——学员——军官——作家兼诗人的蜕变。

就在商君于书香四溢的知识殿堂尽情徜徉时,全国学习科学文化的热潮(郭沫若誉为“科学的春天”)方兴未艾地滚滚向前推进,早些年兴起的“伤痕文学”、“朦胧诗”等光荣与梦想的大时代仍然发着灿灿金光。

商成勇君适逢其时,劈波斩浪,迎着时代的大潮快步赶来,在绿色军营紧张而单一的生活中,他从书本里尽情吮吸营养,结识了玛雅可夫斯基、普希金、莱蒙托夫、惠特曼、艾略特、叶芝等等大师,领略了国风离骚,唐诗汉赋,宋词元曲那民族精英文化的奇峰异彩。他拔剑凌空,翱翔于“朦胧诗派”的雁阵之后,在镀金的天空穿行鸣响。

与众多的年轻人一样,此时的商君已从少年时代歌颂与批斗的阴影里腾跃而出,他不讴歌一个失去理智和扭曲的社会,不歌颂“红太阳”与“伟大的巨手”,不赞美那些被前人歌颂了一千年的虚假繁荣,他带着彷徨和忧伤,以冷静的思维去观察他所面临的社会人生,追求在心底压抑藏匿了千年的自由之梦,他要在诗的神圣国度里,在那个乍暖还寒的早春二月,以深邃的思想与凌厉决绝的气势,以诗为剑,刺向命运的闸门,让自由的思想突围而出:“雕花的鞍鞯曾经溶为一体/幻化为胡服新潮的大赵帝国/幻化为昭陵神骥的赤海怒涛/卷过岁月的河床/你/是汗血暖成的流星/你/是铁木真方天化戟挥扬处/飙升覆盖一切的/疾进的彤云。”(《孤独的老马》)

一位走过白银时代的骑士
                                  会议现场,嘉宾云集

日出日落,潮涨潮退,举国欢腾高歌的盛宴已经退席,当年的“朦胧诗”在社会洪流的冲撞中也已式微。随着九十年代商海大潮的兴起,诗歌不再显得重要和不可或缺,人们感兴趣的话题是“切诺基”、“奥迪”、“宝马”或“马蹄铁”,是别墅、小蜜和包“二奶”、“小三”,是后现代主义与伪后现代主义的泛滥,是“游戏人生”的宣言。有人说诗歌已经死了,死在现代化钢轨的倾轧之下,死在腐化堕落的世风日下之中。像世间的事物总有他自身生生灭灭的规律一样,当年成千上万人追逐的“朦胧诗派”确已成一道过时的风景。但诗歌远没有衰落到消亡殆尽的时候,因为在很多人遗弃诗歌或躲避崇高逐向媚俗并奔向“切诺基”、“宝马”与“小蜜”、“二奶”、“小三”的时候,像商君一样的纯真诗人仍坚守这条谜一样的道路踏步前行,只是前行的身影显出孤单,脚步显出缓慢,调子显出悲怆低沉吧。

与君方掩泪,来客是知心。阶雪凌春积,钟烟向夕深。

纵观商君的文学创作尤其是近年来的诗歌创作历程,我有理由这样认为,他既不属于青铜时代,也不属于黑铁时代,更不属于白银时代。他是被白银时代熏染而慷慨走过的一位骑士,一个“涌向天边的排浪”文学军阵中后起的战将。在他诸多低沉哀婉或亢奋的诗篇中,论艺术风格,则属于“朦胧诗派”延续的较新探索——冷峻、严肃、富有哲理与撞击心扉的启迪意义。尽管那个派别的青春诗人已随着白银时代凋谢零落,但幸有商成勇君等一批炽情不减的诗人的矜持与坚守,完全有理由认为商君的诗是我们的大地仅存的几颗不多的硕果之一。

就商君诗作的艺术思想与风格而言,无疑地,尚有一种不足,这个不足的根由自然与其生活及公职工作环境受到局限有关,但不管怎么说,他的作品本身已显出难得而珍贵。在温热的夏天之后,走笔至此,希望商君诗作能继续保持自己的风格,虽然创立独特的风格实属不易。话说回来,每一位作家诗人都隶属于他生活的领地,这不仅成为其作品题材的来源,甚至能够促成其艺术风格,商君谙熟家乡的现实风情和军营的壮阔生活,在传统文化例如宗教上也下过苦功,历经生活本身的变迁和各色职场人物的悲欢离合。因而除诗歌外,又以现实主义的手法,忠实地描绘了乡村生活与现代化进程中的军营、城市色彩,目光独到地从宗教与文学的结合上,看西边塞长河落日和沙、雪龙卷,孤烟骤至与悄然遁隐,看艺术宝窟敦煌的云烟起落与隆沉,有多部报告文学专著畅销,等等。继续就诗歌而论,商君的许多篇题材新颖别致的叙事长诗和短诗、格律诗词一同在这个集子里呈现出来。一些长诗到了穿透和抚慰人心灵的境界。如在长诗《月光慈航》写敦煌的风物与历史人文的对接:“沙枣正熟/风月中犹如莫高窟依崖跏趺的大雄佛慈/歇山式殿阁檐角/舞动的响铃”;“苦旅者似看见/彤红的熔炉里/刀戈钺戟的岩浆/模化如散氏盘(注:商周大型礼器,国宝级文物,现藏于台湾台北故宫博物院。)/盘壁的文字/尽书终止战争致力耕作/茁壮满目稼穑/郁郁葱葱/葱茏凝幻/浣过杭纱投海般壮烈拯救父老兄弟姐妹的/西施精魂/心归天朝文姬女双颊高原血色素正熟/铜雀台秋叶卷地二乔呻吟诅咒负情薄夫的埙角/唤不回春花烂漫/最终隐约漫漶成老大德怀素的二字草体——/和平”。写丝绸路上无名的画工青灯成就的绝美艺术之后的情景:“即将离开的人们/把美好祈愿留于洞窟壁画与雕塑故事之中/之后继续向西向心目中的理想走去/出阳关牵渥洼大宛天驹汗血(注:史载阳关渥洼池产天马,又称天驹;而大宛则产汗血宝马。)/逾瀚海跨葱岭/极目天涯云天浩渺/世相苍茫轻风飘逝过往苦愁/远旅取经之人/携飞天神助的力量/历炼一颗和美的平等静觉醒悟性空之心/精进不懈/我心如是佛慈善归于一/不二法门/一切的贪嗔痴慢/尘埃逸去”。写对列强们包装的文化盗贼劫掠行径的孤愤:“岁月和磨难洗礼的年代/每一个夜晚/贪婪掩盖了一切/大地昏晦漠然/天空乌鸦盘旋/黑雾转头漂浮为孤烟/瞬间的飞沙走石恶浪掀卷……/星月惨淡/多灾多难的世界/国力疲乏孱弱的江天/曾几何时的礼仪之大猝然寂灭/曾几何时的服章绚烂没入尘寰/犹存傲骨的多少有识之士/恸沉苍茫/大地该应长天该灵的场景终于没有出现/漠漠如织的岚烟中/唯见四处奔走的良知/抽泣疾呼的响动/于是归于远远的雷音/骨殖般坚硬枯瘦的只手/强挽国运之颓文明的不幸/祖根般挺立的大木/挣扎于悲愿中/强撑大国之厦”。写飞天神之再生:“当劫掠被深省为一种拷问/一种考验/穿越荆榛高岗的意象/风景更绝美/亢龙有晦/悲悯的顶点必然映现大自在/新生/虽然惨痛失去/却成就了光焰寰宇浴火镀化未来的契机/你的手脚臂腰膝肘等等形态/在狭隘的评者看来/多么的不可思议/多么的细微传神/你是逝去岁月的唤回者/你是挽日解悬的星际华衮着色渡母/你是失却的经卷绢画织绣的再生神/你是那诸多本生经变故事的主角/还魂者……”

 

一位走过白银时代的骑士
                                     诗集书影

除了长诗之外,目前所呈现的新五言、七言诗作及新词作品,大多在思想艺术风格和艺术质量上不乏闪光与感人之处。如:

 

《返京三日忆东湖梅岭》

茏荫掖闲庭,江岭作冕旒。

风云涌际会,百花折清秋。

文走夜不歇,朱批千古雄。

秦汉多小儿,射弓岂夸口。

李唐陷戎狄,赵宋萎登封。

东泽卧蛟龙,腾挪光灿精。

天地敛紫气,定国一挥手。

强兵抒霸气,飒爽抖长缨。

 

《窑湾村怀杜甫》

夕阳鎏金笔架山,雾茏层林认窑湾。

洛书河图璇日月,文魁耆宿降人间。

学恒博识志许国,怎堪抱贫暮槛栏。

迁徙奔波伤筋骨,亏得亲朋济依单。

邀定诗仙并峰立,哀遗江南死何憾。

洞庭秋涛阔八百,身殁湘舟亘屈原。

灵牵邙岭连社稷,民瘼凄凄悲泪涟。

朱门肉臭路骨冻,兵车丽人精光璨。

丽人云水迤逦过,劲歌胡舞动地炫。

兵车辚辚绝尘去,青海啾啾磷火怨。

潼关石壕粗吏恶,百姓何处觅新安!?

恨不千间邀广厦,暖尽乾坤苦与寒。

富庶由来夸蜀地,孑然一身草堂烟。

垂老无家颠沛病,新婚即别远戍边。

谁享煎熬谁贪残,雄笔直书诗史健。

常念壮烈常砺辞,经国普世经脉传。

 

《青门引·愁叙》

孤身月夜静,有几盏酒渐醒?江潮何其得归来,一拨秋去,便一分春增。

陆羽品过赋茶经,罗衫夕阳冷。岸树婆娑青露,曾经湖心靓丽影。

 

《蝶恋花·不成相思》

百丈合欢布云梢,阴翳朵朵,已将春风撩。空倚阑干望月角,玉语纷落难逍遥。

从今别却江南蓼,裂皮之木,朽向世间抛。薄暮弥塌无间道,伤心悠悠九天昭。

 

《鹊踏枝·除夕夜登东方明珠电视塔》

簇簇火树朝天杵,地标剑刺,笋笋霓虹烛。远旅有意偏独孤,潇潇银花皆情挚。

喧嚣浦江可暂住?万朵星露,淋漓海韵拾。但得来者都仰望,沐浴净洒春雪路。

 

《柳梢青·念伊人》

新雨初霁,迎春才落,海棠酒意。玉兰笔端,樱花残粉,楼头日西。

紫气曛曛掠过,数切切鸳鸯谱叙。骤云愁殇,一张一弛,若那山溪。

《鹊踏枝·寒食》

今日鹰翅何处飞?故乡南望,已是长天行。春雨芳草正凄凄,足底千山谁家茔?

心潮蒙蒙空漫过,双滴潸泪,落栖渭水梦?棠红瓣撒灵境语,絮柳笛声郢歌驻。

 

《清平乐·寒食》

心泪无尽,渭水岸柳新。双燕殊途归来觐,堂梁寒巢情亲。

正午驰驱寻根,秦川阡陌香闻。行人踉跄悲色,春衫沾遍青尘。

 

这些与自由体诗思想有区别的新古体诗词,也倾注着商君的深情。可以肯定的是,这样的作为,无疑是在狭窄的山谷中突出重围的奇策方略。我们生活在一个伟大的时代,而伟大的时代期待于作家诗人的首先是关于她的史话。可以期许,在不远的将来,在山重水复的寂静山谷里,将轰然洞开一个柳暗花明的新天地,创造出一片天马行空、奇诡灵飞的大境界、大气派、大辉煌来。

这部集子只是商君成勇兄在文坛诗苑中牛刀小试的一个注脚,也是他的一个新起点。我坚信,从中国西部那个沉积着丰厚文学创造基因的古老山乡走向现代化和信息化城市的商君,经过几十年的寻寻觅觅,上下求索,广博的史识与超然的灵性已铸就了他手中的长剑。一个划时代孤独的文学骑士将再度在冷风飞雪中披挂上马——壮士出山,身姿刚健,剑气如虹,笑傲江湖的日子不会太远(文/岳南。 版权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一位走过白银时代的骑士


评论界对《月光慈航》评价摘要


一位走过白银时代的骑士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