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微斯人,吾谁与归?

(2021-07-31 22:47:19)
标签:

文化

傅斯年

中央研究院

大师

                           微斯人,吾谁与归?

                 ——读《南渡北归》之《离别》卷

                               作者:https://img2.doubanio.com/icon/u155399998-3.jpg东篱 

尽管,打开《离别》之前已大致猜想到内容;尽管,已经有朋友告诉过我,到了第三部的“离别”,是生离死别。但实在没有想到,第一个要从阅读视线里消失的竟然是他。

政治上,他一生严格恪守参政而不从政的原则。他把政治看得异常通透,他很清楚“一入政府,没人再听我们一句话”,所以,无论这一生遇到多少“机遇”,他都淡然地拒绝了,甚至很明白地告诉有些动心想要从政的胡适——“借重先生,全为大粪堆上插一朵花”。他是李敖所说的“夹缝里面的自由主义者”,在那个非此即彼的时代里,他在国民党领导人蒋介石面前翘着二郎腿谈笑风生,他让中共领袖毛泽东单独拿出一个晚上和他交谈并题字相赠。他炮轰国民政府两任行政院院长孔祥熙和宋子文下台,即便蒋介石亲自求情也不留余地。在国共决裂的最后关头,他没有过多犹豫地做出了选择,尽管这样的选择以我们的立场去看很遗憾,但于他而言,这不是选择,是必然。

学术上,他被冠以“学霸”“学阀”等称号。年少时即被视为“黄河流域第一才子”,“继孔圣人之后二千年来又一位圣人”。他游学欧洲七年,从伦敦大学到柏林大学,没有获得半张“文凭”半顶“帽子”却装得满腹学问归国,让本来决定选择文史的俞大维感慨“搞文史的人当中出了个傅胖子,我们便永远没有出头之日了”,立即改弦更张选择数理。他高瞻远瞩,在国民政府筹备设立中央研究院之际,四处游说执事者,成立了原本不在计划内的“历史语言研究所”,并从当时名噪一时的清华国学院挖来了陈寅恪、赵元任和李济等大腕儿。他倾尽毕生之力,以“上穷碧落下黄泉,动手动脚找东西”的科学精神,借助史语所这一平台,笼络、培养了一大批优秀人才,为中国近代学术事业书写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比较胖的他曾说“我以体积乘速度,产生一种伟大的动量,可以压倒一切”,耿直而张扬的他的确盛气凌人,所以“誉满天下,毁亦随之”,以至于和鲁迅、顾颉刚、钱穆等好多大师摩擦不断。

教育上,他对北大、台湾大学都功不可没。出身于北大的他,对北大有着特殊的感情,所以当蒋梦麟离职之时,面对蒋介石的任命,他站在北大发展前途的立场,一方面坚定地推荐比自己更加适合的胡适,另一方面又在胡适尚未回国之时毫不犹豫地当了“代理校长”,在代理之时,他为了给后人留下一个“干干净净的北大”,对那些沦陷时的“伪北大教员”,如秋风到落叶般一个不留,他很清楚“在这样的局面下,胡先生办远不如我,我在这几个月给他打平天下,他好办下去”。执掌台湾大学之时,各种高官大员他一概都不放在眼里,对教授,不论通过谁的条子和门路,凡不合学术水准、滥竽充数者,全部驱逐,几个月之间如同砍瓜切菜一般赶走了70多名教职工;对学生,“决不让任何学生因经济拮据而丧失他的学业”。许多年后,即便是被他赶走者,都不得不承认,在那样动荡的时局下,没有他就没有台湾大学的迅速崛起。

他是铁汉,却不乏柔情。史语所避难李庄之时,从不求人的他多次致信教育部部长朱家骅等人,为梁思成一家请求补助,尽管梁家与他并没有很深的交情,但他为国惜才忧心如焚。他对母亲极为孝顺,只要一不小心触怒,立即长跪不起。他对妻子极为怜惜,去世前对妻子的那几句话令人撕心裂肺——“你嫁给我这个穷书生,十余年来,没有过几天舒服的日子,而我死后,竟无半文钱留给你们母子,我对不起你们”。

国民党元老评价他“是子路,是颜回,是天下强者”。病发之时,蒋介石严令全台湾所有名
医、不惜一切代价抢救,并要求每隔半小时向其汇报病情,终究没能留住他匆匆的脚步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据说台湾大学那一口二十一响的钟声至今未曾改变,声声敲入心扉提醒世人——微斯人,吾谁与归?

                        
微斯人,吾谁与归?

点击----微斯人,吾谁与归? 微斯人,吾谁与归? 微斯人,吾谁与归?    

         暑假期,0.5折,限量——

         

     京东:《南渡北归》三卷本,作者签名版

                      

        当当:《南渡北归》,未删减版。限量。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