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我在美国高中的大变化--历史和教科书

(2011-02-14 12:34:31)
标签:

美国历史

美国教科书

酒色财气

历史评价

反思

应试

中美史

教育

分类: 中美教育比较

这次继续前篇博文--第2/3部分。下次会分享最后的1/3。以下是这位学生的原文。


美国的历史课和教科书对我的转变有很大帮助。以前是老师要求我们背诵书上的起因,经过,结果,影响。我觉得很枯燥,而且考完后真正记得的东西很少。我从来就没想过自己会对历史政治有兴趣。我第一次看到美国教科书时很惊讶,因为它经常会给出正反两方对一个历史事件的评价。当我第一次做考卷时,我从来没有遇到过一个题目问我你认为某总统的决策对美国和社会是否产生的积极影响?这是我第一次自己开始思考一个没有绝对对错的问题。我只用组织到自己学到的细节和事件来完善我的论述,再也不用去背诵“别人的观点”。再加上老师课堂非常强调学生引导讨论问题,老师来辅助解决。所以为了让自己在课堂上能多参与一点,晚上读书地时候我会批注一些疑问,特别是针对人的决策方面和事件影响方面。后来我发现对历史事件的分析习惯也就潜移默化变成对自身的反省习惯。比如,人生四感---酒色财气。人人都难逃掉的是最后一个---气。有时候在一个人做了件事情后,难免会听到各种评价。有些人选择郁闷,生气;有些人选择置之不理;有些人会选择站在那个批判角度看看别人做出此评价的原因是什么,若有理就当作改进自身的一个良剂,若想不出原因就暂且搁着以后说不定哪天就想通了。就在这个短短的思考过程中,我觉得人就可以避免直接马上去在意别人的语气,单纯的评价好与坏。(这个我站在自己角度感觉的,因为我以前确实比较在意别人说话的语气和说我缺点的话。用这个“分析历史”的思考模式反而让自己冷静反省自己,修内而不是总是向外追求。既不伤肝,又让自己有探索的快乐心情的好办法为何不用呢?)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