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美国高中的大变化--遇到良师
(2011-02-21 09:57:35)
标签:
良师犹太旅游日记新英格兰奶牛康州教育 |
分类: 中美教育比较 |
另一个因素是一个我在CA遇到的一个犹太老师。和她的相处激发了我很多思想转变,并开始向我身边的每一个人学习,以一个愉悦欣赏的角度去观察别人。也是从她的身上,我真正感受到了无数人称赞真正伟大教育家的品德之一---更多地去帮助学生从内心深处接受自己,发现自己的天赋,并勇敢与追求目标积极改变自己的不足。如果一个自身修养很高的老师的气质可以传递给自己的学生,那么有些优点就可以燎原。但是还有个很重要的前提是要交流相处才能产生影响。我第一次去那位老师家时,我发现她的和我非常不同的一点。她收集了很多画,石头,各国的茶叶,3袋多玩具熊,各种关于量子物理,语言学,解剖学等等。我可以感觉到她兴趣非常广泛,可能也是因为这个原因,在她遇到各种困难---可能是经济上的或者人际上的,她看待世界以及自己生活的视角是非常宽大的,不会马上栽进一个问题不断哀叹或一蹶不振。而我以前之所以烦恼忧虑很多就是因为视角太小。
有一次她开车带我去海滩的路上,当她看到农场的奶牛时,她会停下来跟我讲解这些奶牛的品种,有些杂交品种的好处,还有美国农场的一些情况和知识。过了一会儿她不小心开过有两个很稀有的动物(和骆驼很想的品种)时,她刻意调头带我去看,跟我讲解他们从哪里起源,毛被用来制作什么,在哪里已经灭绝等等。后来开过康州一个叫Madison的镇时,她指着一些石头堆砌的墙或篱笆说,在新英格兰地区有个传统就是不能不触碰那些时候。如果政府修建公路或桥梁不得不拆掉的话,要在建好公路或桥梁的周围另外搭建篱笆不能扔掉。虽然优点迷信,但是人们为了纪念前人的一种方式。以前我在家乡时,从来没有想过要去了解家乡周围的各种文化,历史,和变迁。我记得我和朋友总说,现在国内城市都大同小异,没什么特别的好玩的。但是那天我突然意识到任何一个地方的文化历史都可以让它与众不同,知识我们这代好像不会刻意或有兴趣地去关心,更关注与哪些地方好吃,唱K好,买衣服好,网购好等等。但是长时间后,我经常听到有朋友告诉我说,感觉除了学习上网很无聊,觉得自己生活好像没有什么中心,而且习惯地把这种空虚归结为---因为还年轻不确定自己的梦想和职业,等到大学就好了。那位老师让我意识到:与其不断去烦恼确切的梦想和职业,不如珍惜时间,抓住每天的机会去尝试体会别人的兴趣;我以前有点倾向于和自己兴趣相投的人黏在一起,忽略了珍惜向和自己兴趣性格不同的人学习;不一定要和每个人都好得穿一条裤子(不太现实),但是尝试一下和自己没有关注过的兴趣和学科也会帮助自己了解别人,了解自己。这样当自己和各种人相处的时候,可能就更善于站在别人的角度,考虑到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难处,不必太斤斤计较。
圣诞节时,老师送我了一本书叫“How do successful people think”。我想起来刚来美国时,我开始养成了记录自己心情的习惯。其实每个人都有“记录”的习惯,有些人喜欢用日志,有些人喜欢照片,有些人喜欢录像等等。后来在我遇到几个和我经场交流的老师时,我总能突然相出一些新想法。回到宿舍后,我就会把他们记录在word文档存起来。有些想法也许我当时并不知道有什么用,但是只要我感觉重要的我先记录下来。日后某一天说不定我突然就相通了。每个月至少要回头看个1,2次自己曾经写的东西。里面不仅有对话,经历,还有自己的目标(每当有了确切实施方案达到目标是就记录下来)。长期这样看可以不但提醒我到底生活是为了什么,同时在我泄气无聊不想努力的时候那些问题可以推我一把。
每个人探索“思考”的方法和目的都不一样,适合别人的不一定适合自己,但是这个习惯一定可以让自己受益。所以我觉得可以自己好好观察自己在什么时候自己最容易静心思考(早晨,中午,下午,还是晚上),什么地方让自己最有灵感(画室,舞蹈室,走路,坐车,还是洗澡时等等),什么方式让自己最容易相通问题,得到新颖的想法或学得很快(通过写日志,看电影,唱歌,和亲人或最好的朋友面对面交流,看书,还是看幻灯片等等)。然后自己养成一个常规去做,希望可以在控制自己心智上能有很大益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