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中美教育异同 II---教育的目的不同

(2009-01-11 11:03:30)
标签:

中美教育

教育目的

高考

steve

jobs

大学校长

ipod

教育

分类: 中美教育比较

中美教育的最大区别在于对于教育本身目的的定位。看清了这点,有很多表面的现象,比如说美国没有中国式的高考,美国的学校课程灵活性很强或者是中国学生数理化比美国人强等等都可以豁然开朗。因为这些都是受最根本的教育目的本身所定的。我不清楚中国教育的目的是什么,是强国,是富民?但是这些都太笼统了。因为教育对于每个国家的强大都是至关重要的。我所关心的是我们通过教育给予什么给我们的新一代。Daniel Pink,曾经是副总统高尔的首席讲稿撰写人,写过一本叫The Whole New Mind 的书。里面涉及到的有关于美国怎么样能够要让自己的下一代保持领先地位。其中主要一点谈到将来的一代不能只靠学更多的知识来竞争。很多以前知识型的工作,现在都可以被电脑所代替或者是外包到其他国家了。比如说美国的很多产品售后服务的电话接线员都转到印度去了。Mr. Pink 在书中主张右脑时代。右脑思考其中一个表现就是善于创新。本人听过他的演讲,他用了这样一个例子。苹果公司的领军人物Steve Jobs 打的很响的一炮是iPod 的诞生。我不知道iPod 在中国的行情,但是对很多美国人来讲,iPod 已经是生活的必需品(it’s what people need, not want)。一种10年前还不存在的东西,10年之后成了众多人的必需品。难道没有这个iPod, 我们平时生活就会出问题吗?当然不是。但是这也是Steve Jobs的成功之处:明明不是非需品,消费者认为它是。这样的能力是不能被机器代替或者外包给其他人的。

另外一点:在这信息爆炸时代,只有know how to learn 的人才能竞争,也就是汉语里所讲到的授之予鱼不如授之予渔。不管个人努力学多少新知识,更重要的是懂得怎么去学到新技术或者新知识。

这两点在美国学校很受注重。如果我讲的比较抽象,我就举个实例。传统的教学方式是一天7节课,分数学,物理,英语,地理等等。一种非传统型的教学方式是cross-disciplinary. 也就是学科交叉教育学。怎么实行呢?如果历史课该周讨论某个战役,我们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来学习该时期的战事和历史。第一天早上可以由历史来开场,讨论当时历史背景。下午可以由语文老师来分享在那个历史背景下所出现的文人,诗歌和文章来进一步学习那个时代的文化。第二天可以由数理科的老师来讨论当时战役中数学和理科的知识的应用。第三天可以在绘画课上让每位学生根据前两天所学到的发挥想象画出一个具有时期代表性的士兵形象或者是战场的一角,然后作陈述。

这样的培训方式考虑到几点: 1)学生会发现自己的强项和兴趣。 2)老师会观察到各个学生的特色,进行进一步发掘 3)学生意识到怎么样可以从不同角度研究同一件事。4)学生做最后的陈述必需是通过自己对所学到内容分析和总结,得出自己的结论。5)学生之间互动的培养和互相的欣赏。特别是在学习过程中,可以通过小团体合作形式完成一件任务。在作个人陈述时,每个学生都可以欣赏到别人的思考方式和能力,从而进行对比和反省。

待续。。。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