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教育异同 III---学校关注点和教师的角色
(2009-01-14 10:46:55)
标签:
老师角色coach传播者学校关注点重点班升学率语法教育 |
分类: 中美教育比较 |
学校的关注点不同:
在中国,往往在同一所学校里,有重点班和非重点班的区分。目的很清楚,无非就是要重点培养重点班的学生。其逻辑就是最大化的利用有限的资源来提高自己的升学率。在美国,在同一所学校里是没有重点和非重点的区分。能力强的学生可以选择更有难度的课;能力逊色些的可以选择更基础的课程,因人而异。学校定期对每位学生做全面性的总结,然后针对成绩差的学生采取补救措施:首先是研究学生为什么成绩落后?是语言问题,心理障碍,家庭问题影响,晚上睡眠不足,还是学生或者是老师本身需要改进;然后讨论和实施改进措施:课后进行辅导,去看心理学专家,还是要让父母配合先解决家庭问题等等。由于成绩优秀的学生已经可以照顾好自己, 学校自然不用太过操心。学校的关注点之所以不一样,是出发于谁是服务和被服务者的定义不同:你是要学生为你这所学校争光,争名气和社会地位,还是学校对每个学生进行潜心培养和服务。虽然两者相辅相成,但是必需会有个侧重点。
老师所扮演得的角色不同:
老师在中国经常被比喻成知识的传播者。好老师就是要尽忠职守的把自己的知识传给自己的学生。一方是给予;另一方是接受,角色很明了。而美国老师的角色是潜能挖掘者。与其用teacher 这个词,不如用learning coach 更为妥当。Learning Coach 的意思为 coaching students how to learn. 举例:我教的其中一门课是英语写作和语法。在中国学语法,通常是老师根据一篇课文的语法点,逐个解释。课后通过大量的习题达到融会贯通;而我是鼓励学生互教。首先,我会把一班12个学生分成4组;每组各自有两三个新的语法点。然后我把准备好的资料对应的分给每组。每组必须在30分钟内通过阅读资料学会自己的语法点。小组成员要互相帮助对方克服难题。而作为老师的我,就是在一边解答学生在阅读资料时所碰到的困难。课堂的后20分钟由每组轮流表述,其目的无非就是把自己学到的教给另外3组。而作为老师的我,就是要确保学生们的陈述内容是正确的,避免学生把自己的误解传给其他学生。这样的教学方式并不要求老师逐一地把自己的所知传给学生;更重要的是鼓励学生自学和培养表述能力。在需要的时候,老师对学生进行更正和补充。
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