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场文人与民间文人
□文/白梅月下客
文人相轻,自古通病。文人,大致可分为两种——官场文人与民间文人。与之相对应,文人间的相轻,也便可粗略的分为两类——民间文人轻官场,官场文人轻民间。
官场文人,主要是哪些人呢?官场文人,旧时可称做“御用文人”,搁在今天,头衔不如以前那般纷繁芜杂了,称谓相对的单一了些,譬如,今天的宣传部长啊、文化局长啊、出版局长啊、博物馆长啊等等什么的,可粗线条的划入官场文人的范畴。
民间文人,又是哪些人呢?靠笔杆子自谋职业、自食其力者。因为除了出版自己的作品要不时的与出版部门打交道外,这部分人多不喜欢沾边官场。因为自己也有两刷子,因为自己也可以凭着这些照样自由自在的活,便瞧不起供职于官场、低三下四甚或违心办事当差的那些官场文人。
官场文人,多丢掉了自己初始的喜好,忙于了事务性的官场大差,关系不错的官场文人与民间文人间交流起来,也常会是一脸的无奈:技艺大不如前喽,那得那个空闲啊,真愿意回到从前,自由自在,无拘无束,闲云野鹤般的如你老兄样的活着,现在这叫个什么事啊!官身就是不自由!官场文人说这些,民间文人您千万别当了真,他那里事实上还有着一种不言自明的优越感在,只是考虑到平素里哥们间关系不错,便不好自炫以使你难堪或厌恶他罢了。倘真的让他归隐山林,远离了名利,他会骨子里都大骂陶渊明——谁叫你格老子的开了个好头的。所以,遇到这样的文人这样的的感慨,你最好是当作了出门前忘记了看皇历,只当是一大清早便闻上了一个过会就会刮散的屁,该忙您的还是忙您的去。
民间文人,多抱怨命运的不公,本来是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的,可到了自己这里偏偏不顺,看看这把年纪的人甚或比自己年轻了一旬还多的小字辈们,或出入有随从,或专车来接送,自己呢?能来个自驾全家游便是好的。往前看看,向后瞅瞅,混到今天,惟一能值得自己引以为豪的还就是手中这管能自食其力、养家糊口、官场文人面前也敢说:爷就这样了,你能把我匝了地的笔。官帽没有戴上,也便没有了治国、平天下的阅历在。夜晚翻身常不免慨叹:唉!那当官有什么好?!成天仰别人鼻息的!还是我这样游哉悠哉的自在!遇到这样的民间文人,您最好别信他清高的那一套,保不齐会里面正有着吃不到葡萄,爱谁吃谁吃,爱什么味什么味的仇官心理在,见了官场文人一方面打哈哈,一方面不屑一顾,一方面冒酸水,一方面牙根里嫉妒的只痒,也说不准啊。
官场文人较少轻视官场文人,民间文人多轻视官场文人,口诛笔伐官场文人时相互联合外,民间文人间多自相倾轧。官场文人不大与民间文人理会,民间文人动不动就拿官场文人来说事。
官场文人与这民间文人间,都不容易。
去往论坛浏览此文章,参与讨论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