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耳机俱乐部小白
耳机俱乐部小白 新浪个人认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14,704
  • 关注人气:6,116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小有小的好——记一套“骡子组合”

(2011-01-07 14:52:05)
标签:

cd机

解码器

it

分类: 音源评论(CD/解码/播放器)

小有小的好——记一套“骡子组合”

小有小的好——记一套“骡子组合”

帮一位多年好友、资深老烧弄一了一套小东西,请大家看看。


其实这个韩国STELLO的转盘,我之前写帖子给大家介绍过:http://bbs.headphoneclub.com/viewthread.php?tid=146265  (博文地址:http://blog.sina.com.cn/s/blog_4e2a04300100lqgt.html 

但这个配套的DA100 Signature解码器,连我自己也是第一次接触到。


要注意的是不知为什么这次的CDT100转盘,方型的顶盖及“锅盖”的把手都是木材的,而上次的那台顶盖是有机玻璃材质的,锅盖把手是银色金属的。下图为上次那台。看来厂家有两个版本。大家说,是木锅盖好呢,还是有机玻璃锅盖好?对声音会有影响吗?

 

小有小的好——记一套“骡子组合”

回到标题,其实我发觉从实用主义的角度出发,HI-FI器材小巧有小巧的好处。我这位老烧朋友进进出出无数器材,最终尘埃落定时,还是想弄一套小巧的系统安心享受音乐,故此看上这套韩国“死呆骡”的制品作为音源,搭配同样小巧的英国“蓑骡”耳放,两头骡子组成一套不占地方、拿了就走的轻便HI-FI组合。http://bbs.headphoneclub.com/images/smilies/default/biggrin.gif

有些烧友非大不要、非重不要、非热得烫手不要,其实那也是一种不尽合理的“思维定势”,甚至可说是一种偏执。我在刚发烧时也有过那种思维,但早被抛在脑后了。很多老烧,烧到后来,都是实用主义,简洁为上、轻便为上——当然,只要声音好!

在确保声音满足的前提下,尽量找小巧、轻便、不发热的器材,这是我目前的观念。

 

注意这套“死呆骡”西装除了常规的光纤、同轴、AES/EBU的连接方式外,还有一个I2S接口,这种接口是小型的DIN五针接口,好处是时钟讯号独立传输,而不象同轴传输那样,是把数字信号和时钟信息编码在一起传输的。

DA100解码器的中央有一个升频开关,它有3档模式:关闭、升到96/24及升到192/24。其中升到96好,还是192好,是一个需要用户自己试验和决定的事情。此外DA100解码器也象现在很多解码器一样,是有USB输入的,可以直接和电脑连接,充当电脑的声卡。
 
如图为“骡子组合”一套——死呆骡音源+蓑骡耳机放大器,耳机选用德国大师450Pro,取其解析力和揭示力好、声音中性透明的优点。
 
小有小的好——记一套“骡子组合”

下面先做两项活动内容:

1)对比I2S传输方式和同轴传输的差异。同轴线用我这里有卖的一根英国QED的签名线,这是QED最好的同轴数字线。

2)比较DA100解码器升频线路关闭、96/24和192/24三档的声音差异。

在SOLO+QP450Pro的后端检阅下,这两个问题都非常容易回答——听感的差异都是比较明显的。

 

1)I2S传输方式明显地不如QED同轴线传输来得好听。I2S的问题在于,相对来说,它的声音比较干、不够顺滑,也缺乏“肉感”,听起来有些干巴巴的,人声的齿音和毛刺感都会多些,音色也较少“血肉感”和适度的丰满感。QED同轴线传输时的声音要顺滑、丰满一些,简单说要好听不少。

不过我很怀疑这个听感与线材本身关系很大——毕竟I2S线是一根随机附送的鸡线,而QED同轴线是一根千多元的“发烧线”。假如I2S线也是用发烧线基做的,也许结果会不同;但至少说明了一点:线材本身的素质,要比传输方式,更为重要。即使I2S是一种更优越的传输方式,但假如用的是鸡线,那么还不如比较好的同轴线。


2)未开启升频电路时的声音,相对结像最为平面化,启动为24/192的升频时,声音最为精细,结像最“细小”、最凝聚,但声音稍微有些过于精细而显得有些雕琢感。24/96的声音要比24/192多一些活力,听起来更热情和活泼一些,实在地说,我个人更喜欢24/96的声音。

其实这和上次聆听德国Violectric V800解码器的各档升频的结果是基本一致的——24/96的声音还是我个人相对最喜欢的,既比未升频时要凝聚和细致,同时又比较热情和自然;升频到24/192时我总觉得虽然声音更精细,但有些过头了,丧失了一些本应自然而然存在的声音活力、热力,我打个比方,有点象一个西装笔挺、头路分得一丝不乱的绅士,虽然很精致、很有修养,但略有些造作了,有时举手投足不够自然。


所以尽管说明书里写着“在大多数情况下,24/192的声音可能是最好的”,但我还是建议用户自己仔细地比较24/192和24/96时的声音,根据自己的口味来决定哪个更好。

 

在使用中也逐渐发觉这套“死呆骡”西装虽然看上去转盘和解码是很协调、也很象的,但实际上假如空间允许的话,最好还是不要上下堆放,而是分开摆放为好。为什么呢?因为转盘基本是不发热的,而DA100解码器却发热不小,现在是冬季,用了一阵后居然手摸上去热乎乎的,有不小的热量。如果是夏天的话,我估计用久了DA100会是热得烫手的。

所以实际使用中建议把转盘和解码分开放置为好,避免热量的堆积,也减少两台机器的互相干扰。

 

死呆骡CDT100转盘我自己家里也有一台,一直在用,对它的特性还是比较熟悉的,DA100 Signature是第一次接触,由于是新机,也不好下什么判断,只能说初步听下来,是一个声音比较端正和中性的东西,不属于那种很厚声、很热情的声音,也不走高解析路线,是一个声音端正、个性不突出之物。虽然它的整体素质我认为还没有达到Benchmark DAC1、Lavry DA10、DA11的高度,但在它的价位,是物有所值的,做工、设计、声音的端正性,都能体现它的价值。

这样一套西装组合,最大好处还是外观搭配、美观,摆在家里,既体形比较小巧,不占地方、不惹眼,又视觉效果很协调。由于DA100解码器是有USB接口的,而且USB接口最高可支持到24/96,因此这样一套西装,等于同时解决了听CD碟和PC-FI两方面的需求。

 

 

 

(完)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