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我多年耳机发烧听过的印象最深的耳放+耳机搭配

(2008-10-02 15:30:52)
标签:

耳机

耳放

文化

分类: 耳机/耳塞/耳放的评论
耳放和耳机的搭配问题,是耳机发烧友最多问到,讨论的话题之一. 我以前也谈过不少观点. 这个帖子我不谈理论了,只说实际.

我想列出一些多年耳机发烧历程中遭遇过的给我印象最为深刻的耳放+耳机组合.

注意,只说耳放+耳机组合,并不能脱开音源的关系. 请牢记对任何耳放+耳机组合来说,音源都是重要的; 而且耳放+耳机组合越高档,音源越为重要. 我个人一直的观点是,大致来说,音源的价格档次不能低于耳放.

低档耳机系统里,耳机是定基调的,最为重要,应该先选好耳机.

中档耳机系统里,耳放和耳机的合理搭配,是最为重要的.

高档耳机系统里,音源是最为重要的. 音源不应该比耳放便宜.
 
1)
 
首先想说的是叶立的8PR+HD600. 这是一个里程碑的组合. 是使我第一次接受HD600声音的组合. 在这之前我一直对HD600喜欢不起来. 有人说HD600不难推出好声. 对此种论调,我只能说,他的"好声"标准实在是不高.  

8PR纵横江湖多年,到现在为止,就我听过的国内DIY式耳放作品而论(不管是卖的还是自娱自乐的),它还是没有被超越的.
 
2)
 
接着就得说到SOLO耳放这个小东西. 这是一个改变了国内耳放理念的产品,并且衍生出两个我认为经典的搭配:

SOLO+HD650; SOLO+K601.

当然,SOLO驱动HD600和K701也很不错,但给我印象最深的仍是驱动HD650和K601.

K601这个耳机,我06年一出来就认识,但对它的真正认识,直到拿到SOLO之后,才算充分. 我曾经写过一个很长的文章(http://blog.sina.com.cn/s/blog_4e2a0430010095r7.html),比较了6台耳放驱动K601,然后毫无悬念地,荣誉归于SOLO. 至于HD650和SOLO,废话不赘述了.

3)
 
有人说小白和国产DIY耳放有仇,一个都看不上. NO! 国内DIY耳放制品里,除了老叶的东西,另有一个东西是我比较认可的: O1.

我听的O1是古典版,是dark132朋友带来给我听的. 这样就引出了一个奇妙的组合:

O1+KOSS A/130或A/250.

这个组合水乳交融,播放JAZZ声音非常之协调而动听入味. 这恐怕是设计者自己也想不到的. 因为他在设计O1时应该没有用KOSS耳机调过音. 应该算是"无心插柳"的效应. 由于耳放和耳机价格都很平,所以这个组合给我印象深刻!

同时O1的绝对素质也是很不错的,推HD650竟有SOLO的7成左右. 几百元钱的一个耳放,能做到如此,我认为很不简单. 虽然与其设计者素不相识,但这个作品,我认可. 比起SOLO来它略嫌粗了一些,缺乏SOLO精细的刻画能力和绝佳的通透感,但在这个价位,没什么可挑剔的了,何况推KOSS如此出色.
 
4)
 
下一个印象深刻的组合: RudiStor RP7+K601.

RP7这个耳放,推HD600,HD540,MPRO,DT880等,都非常精彩,那么我为什么独独要拎出K601? 这个组合里耳放的价格几乎是耳机的10倍(K601价格按水货算的话还超出10倍),平衡吗?

我认为没什么不平衡! 因为RP7驱动下的K601,我非常喜欢,喜欢到超出K701的地步(不管什么前端驱动下的K701). 这个组合使我重新审视K601和素质,以及K601和K701的关系. 结果是我写了这么一个文章: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e2a043001009hr1.html

所以这个组合必定要入选我听过最出色的组合.
 
5)
 
下面一个组合就老生长谈了: RR组合.

在拜访过纽约歌德先生的公司后,我对歌德先生的听音观和审美有了深一层的理解. 是的,他喜欢的声音,追求的声音,可以用RR组合直观地表现出来. RS1不应该那么刺激和透亮,再去强调RS1的HI-FI性,是趋向不对了,而看似很普通而简单的RA1,确实就是最适合RS1耳机的. 这是一个经典的搭配.

RS1在RudiStor RPX33或者Earmax Pro上确实可说声音在许多方面更好,但RA1既是原厂设计搭配,也是相对最便宜的东西. 所以,它要入选我的名单!
 
6)
 
5000组合也可以列入我的名单,虽然这个组合我本身不是太喜欢(感情上).

HA5000+W5000. 这个组合的经典,就在于把这两个东西分开来,都是不好弄的. HA5000作为一个耳放,我简直认为它除了W5000外什么耳机都无法推得出色; W5000这个耳机,则除了HA5000之外,几乎没有什么耳放能推得好(相对最满意的是Rudi的耳放,比方RPX33).

然而这俩物凑在一起,就是那么协调,优美,连重播铁三角所最不擅长的古典音乐,都入耳可听. 真是不可多得的调声艺术范例.

也许在绝对素质上多年前的HA2002+W2002组合是更佳的一对,但从我主观上讲,一直觉得5000组合是很奇妙的.
 
7)
 
下面一个组合,是耳放与耳机的价格差距最大的了: 35000元的RudiStor RP010B,和现在卖2400元的HD600.

这个价格悬殊的组合,是那么协调,强悍,它最终在多年的反复和折腾后,令我确信一件事情: HD600确实是动圈耳机里最经典的一部. 是啊,比HD600"好"的耳机很多,KK和GS1000的声场,R10和Qulia 010的变态解析,RS1的热情毒辣 ... 都不是HD600能比的,但唯有HD600,在RP010B的驱动下,纯正大气,平衡全面,令我这个古典爱好者左思右想,找不出不圆满之处.

我终于明白为什么当年美国HEADROOM公司要设计出Blockhead这个3千多美金的怪兽耳放(按当年标准是天价了),来驱动HD600,并宣称它在某些方面可以达到或接近ORPHEUS的境地. 确实,只有HD600值得如此为之兴师动众.

8)
 
英国Graham Slee的VOYAGER(旅行者)是我听过的随身耳放里声音最端正,细腻的一台,可谓把HI-FI素质与纯正的乐感结合得滴水不漏. VOYAGER+SE530是可称经典的一套,在不少方面几乎可比一些大耳机的声音规模(大家当知道我是一向力持"耳塞不如耳机"的).

我虽然不玩随身HI-FI,但偶尔也会听听耳塞组合. 每当有这个需要时,VOYAGER+SE530是我的首选. 这也是给我留有深刻印象的一个组合.

9)
 
德国拜亚动力也为大家贡献了一套我认为足以列入我心目中经典耳放,耳机组合的好东西: A1+DT880. 音色质朴的A1驱动拜亚动力的经典高档耳机DT880,声音之纯正妥帖,正犹如SOLO驱动森海和AKG的高档耳机! 这也是调音艺术的范例,是出自真正了解拜亚动力耳机的设计者之手.
 
可惜的是A1耳放定价偏高(卖到6K左右才算有性价比),适用性也不宽,我的评价是"推拜亚耳机最好,推森海耳机尚可,推AKG耳机不灵".
 
 
(完)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