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谈谈 Simple Sounds Better (简洁至上)

(2008-10-04 20:55:24)
标签:

放大器

耳放

文化

分类: 发烧理念
玩音响的发烧友,稍微老资格一些的,应该都听说过这么一句话: 简洁至上. Simple is the Best.
 
美国传奇性的放大器设计大师Nelson Pass一贯的设计哲学就是"简洁至上". 在和STEREOPHILE杂志的一次谈话中,他这么说到他的设计理念:


Norton(提问者):  当时设计开始设计一部放大器的时候,你有没有什么特别优先考虑到的因素? 当然,除了音质好坏之外.   

Pass(大师回答): 我想,每个人开始做一件创造性的工作时,都喜欢把自己想象成一个艺术家. 在这个方面我主要把自己看成一个电路布局者. 这是吸引我的地方,是我的技术专利的基础,也是我的设计工作的核心. 我个人喜欢非常简洁的布局 —— 你把一部放大器做得越是简洁,就越是容易找到放大器的音质和测试之间的关系.  电路越是复杂,那么这种联系越难找. 我研究过其他很多放大器设计师的作品,我从中意识到了,被大家公认为是经典之作的那些放大器,电路布局都非常简洁. 它们的设计过去是优雅的,现在仍是优雅的. 我向这个方向努力.


访谈的全文见:

http://www.stereophile.com/interviews/1191pass/
 
现在大师这个词虽然是被极度滥用的,但如果放大器设计领域里有"大师",Nelson Pass一定是其中之一.

在高水准的设计者手里,简洁的电路可以达到更佳的透明度,更快的速度,更少的音染,更容易控制机器的音色效果.

是否有能力把一部放大器设计得简洁,可以说是体现设计功力的一个重要因素.
 
在我所见过的进口耳放里,电路最复杂的莫过于日本LUXMAN P1. 这部是绝对复杂的机器,按一些人的观念最有"良心"的耳放. 可惜它虽然很有特点,但绝对不是最高档的耳放. 也许正和它的复杂线路有关系,它的声音给人的主观印象就是"经过处理的感觉"(Processed).
 
谈谈 <wbr>Simple <wbr>Sounds <wbr>Better <wbr>(简洁至上)

而欧美高档耳放,就我所知的情况,线路都比较简洁,甚至非常简洁. 看,这是美国Singple Power Maestro ZR,一部三万元级别耳放的内部.
 
谈谈 <wbr>Simple <wbr>Sounds <wbr>Better <wbr>(简洁至上)
 
这两天正好被谈起的经典耳放MELOS SHA1. 在国内这种机器内部空出大块的布局,一般的结局是被骂娘. 但SHA1不能骂. 它名气太大.
 
谈谈 <wbr>Simple <wbr>Sounds <wbr>Better <wbr>(简洁至上)
 
美国的另一位传奇性放大器设计大师Jeff Rowland也是一个在设计中追求简洁的人. 在很多人追求庞大体积和重量,大发热量,大电流余量,大电容滤波,大功率环牛的纯A类放大时,他却搞着开关电源,D类放大,作品体积小巧,设计简洁,却取得了非常好的音质.

国内设计师只敢用来做几百块钱放大器和有源音箱的LM3886放大模块,Jeff Rowland先生却用来做出几万元的放大器并获得好评,此事曾一度在各国HI-FI论坛上议论纷纷,并使得LM3886名声大噪.  他就是这样一位传奇人物.
 
大家知道Nelson Pass对耳机放大器的设计是怎么说的吗?

Nelson Pass

You can build a fine headphone amp with a single
transistor and about 10 passive components and run
it off a 13.8 volt battery, and it will drive any dynamic
headphone I've seen. No need for 3 gain stages at all.

翻译: 你可以用一个晶体管和大约10个无源器件(电阻电容)造出一台好的耳放,用13.8伏电池供电. 它可以驱动我见过的任何动圈耳机. 根本没必要用到三级增益.
 
 
国内耳放界对"简洁至上"这个概念的了解和认识,对很多人来说,是从英国SOLO开始的. 它以绝对简洁的设计,小巧的体积,优美的音质,上佳的调声水平和理念,在很多人眼前打开了一扇窗户! 从SOLO被引进国内并被发烧友接受开始,很多烧友和设计师开始认识到,耳放不是靠大功率大热量的,不是靠笨重的,不是靠多管并联的,不是靠庞杂设计的,象SOLO那么简单轻巧的设计,居然可以达到很好的音质(比很多国内的笨重复杂设计更佳的音质).
 
从SOLO之后,国内耳放界再也没有象HP200那样搞笑的笨重作品(晶体管设计),开始小巧化,简洁化. 我认为这是SOLO进入国内市场带来的最大正面效应. 它实在是给大家上了一课. 在耳放领域里,我认为SOLO是目前见到的"简洁至上"理念的最经典之作,是体现出Nelson Pass所言的一个实际范例.
 
谈谈 <wbr>Simple <wbr>Sounds <wbr>Better <wbr>(简洁至上)
 
 
(完)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