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时评|宋冬野涉毒何以被热议

(2016-10-16 08:30:23)
标签:

娱乐时评

宋冬野涉毒的价值迷失

杂谈

分类: 2016年

    据深圳晚报的10月15日报道说,人家外国的民谣歌手鲍勃·迪伦都获诺贝尔文学奖了,而国内的民谣歌手宋冬野却因吸毒被抓了。这是由网传S姓民谣歌手吸毒被抓,而且网友们纷纷猜测,最终将该歌手身份锁定为曾创作并演唱《董小姐》的宋冬野,之后自媒体“影视风尚标”表示确认了这一消息,由此《监狱风云》又添一名创作型歌手。对此不少网友表示很震惊,“为什么宋冬野吸毒了还是这么胖?”也是令人啼笑皆非。另则新闻说,宋冬野妻子赵晓璐则表示“不可思议”。不仅宋冬野的妻子表示不可思议,​有媒体赶到宋冬野所开的酒吧,工作人员相当敏感,一听是媒体还没等发问,就赶紧挥手说:“不知道不知道”。而另一位女士则称,他们刚刚开门还是听记者说了才知道。

    当然,还有些新闻媒体透露说,柏林爱乐小区的保安以及附近住户也称没有听说此事,也不知情。随后有媒体独家求证宋冬野经纪公司,对方回应称:还不知道情况。由此可见,出了这么一档子事来,不管是宋冬野涉毒事发地点酒店方还是宋冬野所在公司单位,也都有远离避嫌涉毒之事了都。在吸毒这件事上,就范的明星不在少数。有偷偷摸摸吸毒被抓,震惊众人的。也有拍过宣传禁毒广告,最后“大反转”自己打脸的。   

    即便这样,也有宋冬野这样很“诚实”的。毕竟在此之前,宋冬野为巡演宣传接受媒体采访时,谈及明星吸毒宋冬野进行了自己的表态。虽然是个坏事,但是没有大家想的那么严重,认为是可以改正的。然而,国庆档国产电影最大的收获应该属于林超贤执导的主旋律电影《湄公河行动》,不仅成为国庆档口碑最好的国产电影,在票房成绩上表现也十分出色。因为片中根据“10·5中国船员金三角遇害事件”改编,所以又将禁毒缉毒提到了风口浪尖。片中真实而惨烈的缉毒故事让很多观众为此震撼,也因为联想到之前众多吸毒艺人,让禁毒重新成为了社会的热点话题。

    现如今的环境里,对于某些演艺明星此起彼伏的吸毒事件,公众或已产生了一种“审丑疲劳”。相对于明星“不悔”被爆吸毒,是因“不怕”财路受阻。在一些西方国家,各行各业对名人的道德要求都有着严格的限制规定,比如明确有不良行为禁止代言广告等。从这个意义上说,若是承诺不录用、不组织涉毒艺人参加演艺活动,就显得很具针对性和必要性。明星不仅仅要以“艺”引人,更该以“德”服人。那么除了法律“禁毒”,这样的行业和舆论“禁毒”,真的还需再严一些、再狠一些。

    而另一方面在​对于明星来说,吸毒肯定要选择自己最熟悉的地方进行,而明星最熟悉的地方大多聚集在朝阳区。明星自以为选择的地方够安全够隐秘,却恰恰忽略了朝阳区有着一支超能力的“战队”朝阳群众。从很多吸毒艺人的采访得知,大部分人的法律意识淡薄,而且存在侥幸心理。朝阳群众几乎揪出了娱乐圈每一个职业的“吸毒代表”,人数多达近半个娱乐圈。吸毒艺人不断被抓,朝阳群众不断立功,最终的结果是明星悲催了自己,成全了别人。

    在时下的环境里,这​明星吸毒的比例,在整个吸毒群体中并不是特别高,但因其名人效应,明星吸毒的现实危害性还是很高。突出表现在于,作为时尚的引领者,他们的错误行为可能通过各种包装,或借助其身份的影响,而成为一种时尚。这对于社会来说,当然是一种真实的危害。因为这种违背法律的“时尚”流行背后,是错误价值观的传播,是价值的迷失。这种价值迷失存在于明星群体之间。明星吸毒,总是为自己找到一个光鲜的理由:或寻找灵感,或缓解重压,或开心助兴。

    但这无论理由是什么,吸毒在明星中更容易流行,有些人甚至觉得这是明星范儿。当一个明星没有更高的追求,把吸毒当成身份标签时,其内在价值也是迷失的—只在意其商业价格。在日益严峻的禁毒形势下,杜绝名人、明星吸毒显得尤为重要。明星之所以成为明星,与公众的高关注度密不可分。公众关注度越高,明星身价越高,吸金能力也就越强。反之,关注度下降,明星身上的光环便会黯然失色,演出、广告代言等收入随之大幅缩水。如果道德、法律对明星没有足够强大的约束力,那么,掐住其经济命脉无疑会变得更加行之有效。





    于2016年10月16日记

时评|宋冬野涉毒何以被热议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