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中国新闻2月24日的消息说,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将再次发布“限娱令”,从数量、节目内容、播出时间等严格控制未成年人参加真人秀。记者致电广电总局宣传司对方并未否认此说法,表示相关具体政策以官网发布为准。记者随后联系浙江、湖南以及北京等几大卫视,从各方默认的态度来看,消息真不是空穴来风。而对于今年广电总局对于控制未成年人参加真人秀的消息早已有之,近期还有媒体将规定细则罗列,包括:严格控制未成年人参与真人秀节目数量;同时加强审查把关;不得借真人秀节目炒作、包装明星子女;不得在娱乐节目、娱乐报道等宣传中炒作明星子女,防止包装造星一夜成名;亲子节目即将撤出晚间档;要求逐渐减少制作明星亲子节目。
其实在近年来,由于亲子节目成为最火爆的综艺,也是捧红了一批又一批的明星子女,而他们的父母也成为娱乐圈的焦点。不过,对于明星子女过早曝光,对他们的成长是否有利呢?去年年底,新广告法严格规定,10周岁以下未成年人禁止代言广告。当时就有业内人士指出,接下来有可能会对亲子节目限制了。果不其然,昨日就有消息传出,今年国家有关部门可能将严格控制未成年人参与真人秀节目。
而且,对于此次限制未成年人参加真人秀的规定中除要求节目星二代禁止炒作外,还要求素人子女参加的节目也撤出晚间档。对此浙江卫视表示,“无论是节目、宣传路径还是引导上,我们的做法和坚持都是符合总局精神及要求的,真人秀节目都是温情向上的。”此外,该宣传人员称:“这样的要求是好事,能引起更多电视从业者重视,要求我们以后更注意保护青少年,不管是明星子女还是素人子女。”此前董洁母子、邹市明妻子冉莹颖带着孩子参加的《妈妈是超人》已有大量宣传稿推出,甚至《爸爸去哪儿4》还有贝克汉姆带着孩子加盟这样不靠谱新闻传出,关于亲子类真人秀的宣传早已被很多家长诟病。
就目前的环境里面,如果这“限娱令”做实,比较针对包装炒作明星子女,好像素人小朋友还好。其实殊不知素人小朋涉摄娱,需要动用的人脉和能量更庞大,因为他(她)没有明星爹妈的肩膀可以踩且也没力可借,明星子女一小步,素人子女一大步起码的。这些问问相关童星家长就知道甘苦了,动辄弄出阿玛尼少年的动静。毕竟像未成年人参与真人秀,的确较为泛滥。目前以爸爸与孩子为主角的真人秀,或者说呈现出“同时期打擂竞技”或“你方唱罢我登场”的火爆局面,好不闹热。闹热到是闹热了,不过未成年人真人秀泛滥,却存在一些不可小觑的隐忧。
在以往的娱乐节目中,以明星为主角的冒险真人秀节目,其收视群体有限,若是以娇生惯养的宝贝作为主角,孩子的恐惧比明星更真实。多一期这样的冒险节目,孩子心里就会多一份恐惧,这恰恰是儿童身心所不能承受的。在我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的第五条规定,保护未成年人的工作,应当遵循下列原则在于尊重未成年人的人格尊严,适应未成年人身心发展的规律和特点以及教育与保护相结合。而对于儿童真人秀节目应该与商业活动严格区分,禁止利用孩子做商业表演,更不应该拿“风险”或者刺激到孩子,并当作一种“商品”来炒作。
即便如此,目前的有些个节目制作者有意通过不实的报道、虚假的宣传,炮制孩子之间的“早恋”假象。有的节目制作者故意通过断章取义的剪辑与呈现,制造孩子们的不良行为或孩子们之间的矛盾,使得本来温馨的节目几乎变成了“宫心计”,没有童真可言。将孩子当成人一般过度娱乐,就是对孩子们的伤害。当下的商业化倾向,使儿童节目的定位越来越趋向于成人化、商业化。巨大的商业利益把少儿节目带入了浓厚的商业化漩涡。模仿是儿童的天性,真人秀节目实际给为陈年人提供了最直接的模仿范本。
而对于对未成年人真人秀这些做法,不少演艺界有识之士早就指出,这是为赢得收视率而没有良知地娱乐,是在让未成年人为电视台与节目制作机构赚钱,是在让观众消费未成年人的童真,会给未成年人的身心成长带来负面影响。因此,广电总局去年7月就曾发布通知,要求真人秀节目应加强保护未成年人,尽量减少未成年人参与,对少数有未成年人参与的节目要坚决杜绝商业化、成人化和过度娱乐化
然而,在未成年人认识世界和判断社会的能力还处于萌芽阶段时,他们的价值体系、消费观念、评价系统全部是由社会的整体文化氛围所决定的,当然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们接触的电视节目。在电视商业化运转机制下,儿童真人秀节目该何去何从?儿童真人秀节目应向益智、益身、益心的多融性方向发展,积极为儿童营造一种绿色荧屏环境。湖北卫视《快乐森林》栏目制作了大量的融知识性、趣味性、娱乐性于一体的优秀儿童节目,让孩子在玩中学,益智益心。
于2016年2月25日记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