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1日,江苏连云港电大一女生多张被扒光衣服殴打的照片热传,此后五名涉案嫌疑人被连云港市海州警方控制。日前,连云港海州区法院以故意伤害罪和强制侮辱妇女罪判处本案主犯郑某六年零六个月有期徒刑,其他四名被告人分别被判处六个月至三年零六个月有期徒刑不等。对于实施校园暴力的五名被告人全部判处实刑,即使对其中三个未成年人也未网开一面。担任该案审判长的海州法院少年庭庭长李保群称,该院对此案非常慎重,也希望此案的宣判能够起到警示作用,减少此类案件的发生。许多网友声音和媒体评论对此判决持肯定态度,可见判决颇得人心。
的确,在人们对“重典治乱”的点赞,背后大约隐含了对当下频发的校园暴力事件的担忧。据媒体梳理,今年10月份仅两周就有9起校园暴力事件见诸报端,例如“石家庄某中学一女生遭四女生围殴”“湖南邵东两女生打架多人围观”等。11月初,“云南省镇雄县两所中学4天内接连发生两起校园暴力事件造成两名学生死亡”的新闻再次闯入公众视野,触目惊心。
而对此也有人说,这是一种不容忽视的校园暴力文化,而这种文化背后往往隐藏着社会暴力、家庭暴力。但笔者认为,作为教育机构,无法从源头上遏制校园暴力的汹涌态势,唯有做好教育人自己分内的事,以积极的态度应对。不管校园暴力以何种形式出现,学校教育都难辞其咎。多年来,在应试教育和功利教育的围困下,法制教育被严重弱化和边缘化,出现了“短板效应”,以至学生普遍存在法制意识淡薄的通病。
诸如像要有效遏制校园暴力,必须先打好法制教育的补丁。有关专家认为,法制意识的提高可以有效压制学生心理暴戾,提高生命意识和尊重品质。从目前中小学课程设置分析,法制知识仅出现单一章节里,没有形成教材系统,更没有渗透到所有学科的课程之中,这使得学校在开设法制教育课时,找不到教材依据和教案范本,法制教育被学科教学掩盖、绑架就在所难免。法律实践活动也往往成了应付上级检查的“闭门造车”,有记录数据却没有具体行动。
毕竟像校园暴力是一个不容忽视的社会转型次生问题,不应被刻意夸大,也不能熟视无睹。网络上曾有“校园暴力涉及学生比例达1/5”的骇人之论,由于缺乏权威统计数字支撑,不足采信。但是近期一些校园暴力背后的共性现象,却值得管理者认真思考。一是女性施害者曝光增多。多起校园暴力事件,主角都是“霸王花”,且纠集多人殴打一人。二是留守儿童、女性学生等弱势人群易沦为受害者。三是校园暴力多涉及人格侮辱,折射出施暴者的心理问题。
因此,要使法制教育常态化,必须进行国家层面的顶层设计和制度建设,尽快组织专家、学者和教师进行法制课程开发,规定中小学校法制课课时数,并将其列入中小学毕业会考考查科目。教育行政应鼓励各学校积极创新法制教育实践活动形式,坚持“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以法制讲座和案件点评相结合的教育形式点燃学生的学习兴趣,使遵纪守法的观念入脑入心才对。
但是光靠一个判决恐怕很难彻底破解校园暴力难题。毋庸讳言,诸多校园暴力行为都在校方、家长、学生的互相妥协中,以校内处分、治安管理处罚等形式消化处理,真正进入司法程序的并不多。减少乃至消除校园暴力、软暴力,路还很长。针对校园暴力的产生跟学生个人、家庭、学校、社会息息相关。有的学生法制观念淡薄,容易模仿不良行为;有的学校只关心学生升学率而忽视了学生的品德教育;有的父母忙于工作,对子女过于急躁,动辄打骂,与孩子沟通不足,导致孩子性格叛逆乖张。
或者说,仅仅采取围堵手段并不能从根本上化解产生校园暴力的根源。校园暴力的产生有校园内部的原因,也有校园外部的原因,暴力文化不仅仅在校园内滋长,在社会范围内也必然有所反映,否则就无法解释暴力案件的频发。校园暴力事件逐步成为一种社会现象,这就说明一定存在社会性病灶。这个社会性病灶是什么,固然三言两语难以讲清楚,但当下确乎已经到了必须清理暴力文化的时候了。
而值得注意的问题还是存在着,近年来在风起云涌的拆迁过程中,屡屡可见一些地方政府为暴力拆迁护航;在处置一些群体性事件乃至群众上访中,暴力也经常是某些地方政府的第一选项,他们并未第一时间选择司法途径,而是直接诉诸暴力,其结果不仅透支了政府的公信力,还使得社会中部分弱势群体对司法失望,对暴力青睐。这些年来,我国的维稳成本逐年上升。国家投入了巨大的维稳成本,但各种各样的群体性事件仍然层出不穷及至于出现近期接二连三的校园暴力事件。
由此可见,值得建议的问题在于重典治理校园暴力之外,还需综合施策,立体打造和谐的校园环境。在目前的环境里不光要重视对施暴者、受害者进行心理疏导,平时也要对广大学生群体进行心理咨询和疏导,消解潜在施暴者胸中的暴戾之气。而在另一方面来看,让活生生的判例发挥教育作用。不妨多开展送法进校园活动,通过法院、检察院干警兼任校方“法制副校长”等多种形式,向学生宣讲实施校园暴力的后果,真正起到震慑犯罪的预防效果。因此,在强调校方、教师的管理职责,还要用制度引导教育者更多关心学生考试分数以外的心灵世界。
于2015年11月9日记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