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时评|大学生体能测试何以猝死

(2015-11-05 18:55:00)
标签:

时事评论

学生体能测试猝死

杂谈

分类: 2015年

    近日,在南京大学大三男生黄某1000米体测时突然倒地抽搐,经抢救无效死亡,引发网友无限唏嘘。其实,体测猝死事件每年都在发生。一次悲剧的发生或许是意外,但类似悲剧接二连三发生,让人不禁要问到底是哪里出了问题呢?体测猝死悲剧一再发生,并不能简单怪罪学生体质太弱。事实上在近年来,全国每年都有大学生体测跑步猝死的事情发生,不断有年轻的生命因跑步而早逝。舆论的焦点除了表达对年轻生命早逝的惋惜外,也不出所料的集中于当前大学生体质太弱等问题。孱弱的体质似乎成了跑道上赛场上一个个引而不发的炸弹。

    其实,这“猝死”一般指因为被保险人貌似正常,但因潜在的自然疾病突然发作或恶化所造成的急速死亡。目前大多数学者倾向于将猝死的时间限定在发病1小时内。而对于意外伤害则是指遭受外来的、突发的、非本意的、非疾病的使身体受到伤害的客观事件,并以此客观事件为直接且单独原因导致被保险人身体蒙受伤害或者身故。从定义上看,猝死跟意外伤害存在明显的区别:一种是内因性的,一种是外因性的;一种是疾病引发的,一种是非疾病导致的。

    倘若说根据“猝死”与“意外伤害”的定义,二者之间有严格、明显的区别,因此猝死不属于意外伤害。而意外险产品中的保险责任只是保障被保险人因意外事件发生且因该意外事件为直接且单独的原因而导致的保险事故,因此,发生猝死的情况下意外险是不具有保险赔偿责任的,即从严格意义上来说,猝死不属于意外险的保障范围。现行的体育考评体系,也是让学校不重视体育教育的重要原因。

    而自1995年以后,学生体质就呈逐年下降的趋势,那时就提出,学校要主要抓教学质量。2002年前后也有中小学就基本取消了五项体侧达标,包括中长跑(男子1000米,女子800米)、立定跳远、推铅球、引体向上(双杠臂屈伸)和仰卧起坐,基本涉及全身各个器官的运动素质,“要达标,就要练习,学生身体素质还有一定保证。但现在评价体系变了,变成了体质健康标准,包含了身高、体重、肺活量等内容。

    的确,在目前的环境下,有些高校学生体质测试长跑猝死属于运动性猝死,客观地说应该作为体育活动中的一种意外事故,运动性猝死有多方面原因,并不能简单怪罪学生体质太弱。事实上,体测猝死频发,大学生体能测试责无旁贷。大学生体质测试的初衷虽好,但却变了味,成了部分学生不能承受之重。大学四年是人一生中机体能力水平的黄金期,但为何大学生的身体素质20多年来却一直在下降?这是因为大学基本是放养教育,很多学生平时不锻炼,体质堪忧。近年来由于学生体质健康水平下降的现象引起了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而学生在体育课或体育运动中发生猝死的事件犹如火上浇油,把学生的体质健康问题推到了风口浪尖上。

    这些现象此前已经引起了党中央、国务院领导的高度重视,也引起了普通大众的关注。当猝死事件频繁发生的时候,人们不禁会产生这样的疑问:当今学校的体育教育怎么了?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惨剧呢?人们急切希望探寻事件背后的原因,期望找到解决这一问题的灵丹妙药。除了学生先天疾病的原因之外(如先天性心脏病、心律不齐、肾病等等等等),缺乏体育锻炼是引起学生猝死的重要原因。“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由体质健康水平下降到体育运动中猝死,种种现象折射了当今学生的体育锻炼缺乏到了令人可怕的境地

    但是在社会各界对体育的质疑一直没有停止过,包括教育内部部分人都对体育有着鄙夷的不屑的态度。这是有原因的。一方面当今社会各行各业的竞争日趋激烈,功利主义横行的社会大环境逼迫着家长不得不这么做。家长们把自己在社会上“摸爬滚打”得来的所谓“社会经验”毫无保留的传授给了自己可爱的子女。而在他们的心目中是“体育是下品,唯有读书高”!他们中大部分人把体育从业者看作是“头脑简单,四肢发达”的一类。另一方面在学校中,部分教师随意占用体育课已经成家常便饭。在这些教师的眼中,体育课是可有可无的,尤其是在考试临近和毕业班即将升学时。而部分学校领导对体育的认识也亟待提高,虽然他们有着各种各样的压力

    也有评论者认为,在教育管理部门看来,这次体测新标准并不是为了考学生,而是一个风向标,在其反推力让学生加强锻炼,使体育将来在学生教育中占据更重要的地位。但这种以毕业证绑架体测的做法,在实际操作中走入了歧途。体测和毕业证、学位证挂钩,于是乎,各种造假、替考、行贿受贿、暗箱操作等现象层出不穷。体质测试不仅对学生是项挑战,对于学校来说也是压力山大,依照教育部的规定,学校的体质测试数据与校长的评优挂钩。如此一来,不管是学生,还是学校,并没有真正重视学生体质测试,更没有认识到体质测试的目的,积极参加体育锻炼,体质下降状况更严重,遇到“动真格”的测试时,更容易发生意外。

    因此,也就有高校体检体测联动机制尚未形成,又欠缺现场急救能力,更加剧了学生猝死风险。体测与毕业挂钩,看上去是表明了国家管理部门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的态度和决心,但在长跑猝死频发的背景下,国家却并未出台或要求高校出台风险防范机制。而当意外发生时,能为学生进行心肺复苏的体育教师与工作人员却寥寥无几。所以,应学习国外先进经验,改变强迫学生的一刀切办法。而且学生顾不上体育锻炼,体质下降的原因在哪里?答案其实很明显,在以高考制度为导向的应试教育制度下,中国教育体制下多年重文轻武,各级学校出于各种顾虑不积极推动体育运动开展,学校体育长期处于弱势地位。想要提高体质,需要一个系统工程,仅靠像体质测试这样的方法是难以奏效的。

 

 

 

 

 

    于2015年11月5日记

 

时评|大学生体能测试何以猝死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