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影评|《亲爱的》:细节体现人情世故

(2014-09-30 08:00:18)
标签:

影视评论

电影亲爱的

杂谈

分类: 2014年

  应该说,这个世界上最恐怖的事情,莫过于与枕边人缱绻半生,却永远无法猜透他在自己的身后想些什么,做些什么。是不是真的在未来的某一刻,谎言的大幕被偶然的掀起一角,才发现以为达到的爱情彼岸,不过是对方设下的华丽幻影然而,当激情化为平淡,当歉疚变作厌倦,当深爱变成一个笑话。没有旷日持久的等待,有的只是费尽心思的布局。没有情深不醒的美梦,有的只是骗与被骗的你情我愿。城市里的男男女女,也都有过短暂的深爱,片刻的坚定。只是一切,都源于爱而不得的执著,抑或你先放手的我的不甘心。一旦得到,终有一天还是会厌倦。千万不要以为你的爱情就无比忠贞无比坎坷无比惨烈无比动人,你我的爱情,最后都不过是红尘俗世里一抹轻烟。殊途同归。 

当一个人经历过感情的人都会明白有时甜言蜜语也是谎言。世界上早已经没有海枯石烂。恋爱的时候说一下也不过是活跃气氛。一旦分开,谁还要在意谁的海要枯,谁的石要烂呢?常常听说,男女朋友分手时候,总有一方会跳出来说:“我很喜欢你,但是我不能骗你……”恩?可是如果真的那么喜欢一个人,怎么舍得他或她听到最残酷的真相?也就这样,让影片不止感动催泪那么简单,法理与人情的矛盾、每个社会视角的态度、被拐小孩和父母的情感割裂与修复并非虚言,她的表演堪称本片神来之笔,非常惊艳,不施粉黛刻意扮丑对其来说并非真正挑战,来自偷偷带大孩子的“母亲”角色,情感内心戏被赵薇演的动人心扉,可以这么说,你从未在大银幕上看到赵薇如此鲜活的角色,一个失去孩子,却不甘心向命运屈服的农村母亲。

 

完电影《亲爱的》之后,觉得是用简短的故事将贫困儿童、读写困难儿童、智障儿童、被拐卖儿童、盲童、肥胖儿童、聋哑儿童、少数民族留守儿童和服刑人员子女的生活状况串联了起来,而《亲爱的》只是选取其中“被拐儿童”这一片段,将其进行深度还原与挖掘,所以从某种层面上来说,电影《亲爱的》很像前不久上映的公益电影《有一天》的“精选升级版”。

值得注意的是影片采用的分段式叙述方式,这是一个太适合交叉剪辑双线并行的故事了。两条主线清晰分明,一面是黄渤夫妇一次次扑腾于希望于绝望中的寻子之路,一面是人贩之妻与孩子重建新天伦的“温馨”生活,导演却偏偏选择让故事成为两个独立存在的断层。为此,招致不少“转折突兀”、“情节脱节”的诟病。陈可辛说这是他故意为之的“任性”,想要给自己一些作为导演的新鲜感和挑战。选择怎样讲故事是导演的权力,看客们有人觉得突兀,但不妨就这这样的“流水账”式的叙事感受“命运车轮滚滚向前”的粗暴与无力

 

然而,电影《亲爱的》也呈现出集体意志的暖心和堵心,那里也有一个民间组织,即失孤父母组成的互慰团。他们的口号无非只有两个,一个将找孩子进行到底;另一个是为了坚定此信心,不再生育。但这屡屡激动人心,且鼓舞斗志的宣言,最终也只停留在口头之上。发起人韩德忠,在绝望中,违背了他的信誓旦旦,他要极为痛苦极为艰难地再度成为一个“父亲”。料想,他在湖光山色中所创建的互慰团也会因“领导者”的食言而将名存实亡在影片中也有着分段电影的框架,讲了两个具有关联的寻子故事。

但影片最为幽深的表面,还是放在了赵薇出演的农妇李红琴身上。首先要赞赵薇在《亲爱的》中的表现,不复光彩,却更见光芒。她那并不顾盼生辉的大眼睛,荡漾着富中国乡村特色的忧郁、坚韧乃至由顽强的生命力所带来的浑茫。显然得益于她的家乡话,使她较为轻便地进入角色。但真正的功劳还得归于剧作。她扮演的李红琴,是其从影以来,看似简单,又很难一言蔽之的角色。更是全片中最见血肉和筋骨的人物。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个把无辜写在脸上的,实际应明晓整个犯罪过程的——人贩子的家属,看着简单,实际却有着需要观者自行填充的欲语还休,且夹藏着本片作者陈可辛颇难体察的,那份专属港人的大陆情结

 

如果说电影对于其他角色是精工细画,到了李红琴这里却几乎是泼墨写意了。因为这个角色,要承载的意义太多,任何的小细节,都会流于刻意。而她的命运,是所有观众可能都不敢想像,不敢代入的,每个人处于那个位置可能都会不知所措。所以导演就让观众远远的看着她,几乎没有正面近距离的特写和小表情小细节,全部都是斜侧面或者全景。角色的性格基本上全靠演员对角色状态的精准把握来表达。这种时候,赵薇对角色深刻的理解能力就发挥了她最大的效力,她整个人就在李红琴的状态里,而不仅仅是某一种情绪里,真实的东西总是最有力量,她的表演就是真实到只言片语就让你看到她的心。

用理性的视角陈述了一个简单的故事。这里没有大悲大喜,更多地用细节体现人情世故,每一个主要角色的背后都有揪心的一面,或许让你温暖,或许让你无奈,或许让你感动,演员们的表演确实让人叹服,痛苦流涕和情感流露的表情瞬间,都能立马融化你的新房。可惜的是这种欲哭无泪的感觉断断续续,总会让人憋得慌。片尾的纪实画面和合伙人的大头贴一脉相承,北上的陈导继续玩转现实改编题材。在寻子之外满是对制度规定的吐糟;借律师之口说出国人的缺点即是不能站在对方角度看问题,影片选取被拐与拐的两个家庭作为视角来继续弘扬这一看问题的正确方法。

 

  【电影《亲爱的》故事梗概】讲述一对夫妻因为关系不和睦,儿子成为他们唯一的联系,但是有一天孩子却莫名其妙地走丢了。夫妻二人努力地寻找着自己的孩子,在路上遇到了很多像自己一样找孩子的父母,更发生了许多震撼人心的事情。寻子路上,田文军夫妇偶然结识了一群同样失去孩子的父母。大家相互扶持慰藉,从不放过一丝线索希望。多年过去,一个看似可靠的线索再次降临,促使田文军等人跋涉千里穿州过省,终在一户偏僻村落人家中,看到一个像极儿子的身影。

 

 

 

 

    于2014年9月30日记

 

影评|《亲爱的》:细节体现人情世故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