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高考的第二天,也是高考的最后一天。而据法制晚报的报道说,今天上午由《法制晚报》并对其高考首日报道进行统计分析。此间除围绕高考题目本身的报道外,高考周边报道数量共达76篇。其中,考场维护最受关注,包括警力安保、反作弊等,有28篇报道与此相关,可谓史上最严高考。而忘带准考证、睡过头迟到等事件也年年发生,可谓“情理之中、意料之外”,从31家媒体的报道来看,今年有17篇都涉及考前突发事件。
的确,在为了严肃考风考纪也继续成为今年官方高考工作的重中之重,各地公安、工信、教育等部门联合开展了打击销售作弊器材、治理考点周边环境和净化涉考网络环境等一系列专项行动。教育部提醒考生,要诚信考试,自觉遵守考试纪律和考场规则,切勿轻信各种团伙和个人“助考”的蛊惑以致上当受骗,遭受各种损失。
换而言之,尽管生源问题暂时得到缓解,但高校生存危机愈发严峻。“同质化”严重的中国高校不得不调整自己的定位与特色。当学生与家长掌握了主动权,高校靠“卖文凭”的日子一去不复返。巨大的生存压力倒逼高校走上找定位、谋特色、提质量的办学道路,以求在激烈的竞争中获得一席之地。诸如像中国多地今年高考加强了安保力度,启动高等级防控,重点地区、重点路段增加武装特警持枪巡逻密度,考试前俩小时“清障”,英语听力测试期间,临街考点部分道路禁行。或者说在深化考点周边环境整治和治安管控,处突警车定点停靠,民警荷枪实弹巡逻,专门用于处置突发事件。







于2014年6月8日记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