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天台爱情》的故事架构建立在一个虚拟的时空。讲述了浪子膏(周杰伦饰)和三个好哥们儿黑轮(柯有伦饰)、蛋花(宋健彰饰)、阿郎(黄俊郎饰)从小一起长大。四个人以“帅”为人生最终极的目标。浪子膏平时在波爷(曾志伟饰)的中药店工作,负责搭唱叫卖。他们所居住的天台,是被加利利市放逐的一块地方,虽然贫穷但生活很踏实、很快乐。天台旁一块耸立的大型招牌上是广告天后心艾,是浪子膏的梦中情人。在偶然的情况下,浪子膏竟遇见自己朝思暮想的大明星心艾(李心艾饰),哥们儿频出妙招助浪子膏追求心艾,就在两人恋情逐渐加温的同时,黑轮工作的市居会风云变色,黑轮命在旦夕。不料一切竟是因心艾而起!浪子膏被卷进这一场诡计之中,同时面对哥们和心上人的他,必需做出最难的抉择,是友情?还是爱情?……
此中,影片《天台爱情》的影迷观看都兴奋的表示,《天台爱情》很好看,而片中的音乐和歌舞更是大亮点,丝毫没有影响剧情的连贯性。当然,《天台爱情》也没有完全走纯歌舞的路线,影迷计算了下,片中大约11支歌舞,占总片长的五分之二。至于影片色彩艳丽,周杰伦坦言是受了张艺谋的影响。
这一点对于《天台爱情》就是一部计算精准的粉丝电影,它不像郭敬明的《小时代》那样树大招风,同样是身兼多个职位的周杰伦有几把刷子,就统统都亮出来,想到什么,就拍什么,就算是看上去全无技术含量的剧情,那也要展现出一脸的不屑,毫不在乎,拼命去做,可以说是导演从内到外都是在实验粉丝电影的向度。《天台爱情》对于受落观众来说,是粉丝消费,而对于周杰伦本人来说,也是作为粉丝对歌舞片类型的致敬。草根屌丝浪子膏爱上女明星心艾,并在阴差阳错的缘分中认识并英雄救美的桥段,本来便是给粉丝最好的暑期礼物。
虽说《天台爱情》算是一部正儿八经的中国歌舞片。前一部有影响力的歌舞片是陈可辛的《如果·爱》,但“精算师”陈可辛不能忍受像宝莱坞无缘无故的起舞,于是将影片设定为男女主角在拍一部歌舞片,这样歌舞场面的逻辑性倒是解决了,但电影也有少了歌舞片那种轻逸出尘潇洒活泼的魅力。周杰伦这部电影显然没有这个包袱,他是反其道而行之,毫不限制自己的想像力,怎么出其不意怎么来,比如当剑拔驽张将要火拼时,他的做法是“临死时能否让我唱一首歌”,然后是动作场面与拉丁舞的结合,得瑟他花俏的“舞功”。
而从电影产出价值的能力上来看,“粉丝电影”作为一项暴利作业,近几年在好莱坞倍受大制片商们的青睐,那些愿意搭帐篷去影院门口站一宿等首映的少年们,让粉丝片儿从电影产业链的底端一路奔向上游。在中国,周杰伦拥有恐怖数量级的粉丝队伍,因此对投资者来说《天台爱情》从一开始就有着明确诉求,它要满足的就是周杰伦的表现欲和海量粉丝的追捧欲。而身兼编剧、导演、主演、音乐于一身的周杰伦,即便专横的将电影中的一切都打上周氏标签也无可厚非。因为对那些会买票来看电影的人来说,他们走进影院为的就是看周杰伦,而对于花八十块钱走进影院又嫌周杰伦出现的次数太多的朋友,你们完全可以去看《盲探》了。
如果只看到这里就给电影打个分,按百分制来计算的话,那么《天台爱情》最多只能给个六十到六十五分,这显然不科学。周杰伦的优势是什么呢?当然是音乐,还有他拍摄过大量MTV的经验,以及他的各种天马行空的奇思妙想在镜头中的展现,这至少要为影片增加十分。最后还能为影片增加五分是已经三十四岁的周杰伦那一颗依旧二十岁上下的纯真心态。若不是以这样的心态去创作,是无法将《天台爱情》拍的这么生动有趣,虽然复古,却满满流淌着青春的气息。这与《中国合伙人》与《致青春》那种拧巴的缅怀青春是完全不同的感觉。
如果不从电影中的故事、镜头、配乐、演员、导演等各种专业的角度去分析和评判,那么对一部电影下好与坏的结论其实都是一件非常私人的事情,同一部电影,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去打分,得出的分数也肯定不同。统一一下标准,简单的说,好的电影是能让观众的精神感到愉悦的,能让人的内心有所触动,能在有限的时间内用华丽的光影造就一个虚幻的世界去为安抚生活在残酷现实中的人们的内心。因为好的电影就是制造美丽的梦,而坏的电影就是制造恶梦,周杰伦不是神话,但他确实有两把刷子,他制造的《天台爱情》是有些过于自恋,但绝对是一个让人愉悦的美梦。
所以,也有人说周杰伦要对《天台爱情》这部电影负直接责任,这是完全幼俗化的制作,一流摄影,二流美术,三流音乐,四流剧本,五流表演。即便如此,他和小四一样的聪明之处,就是没在电影里使用任何演技派的演员(区别只是小四往里塞台湾演员,周董塞大陆演员),大致一个水准,各自安心做绿叶,只让周董出风头——这才是本片的真谛,周杰伦永远长不大的青春梦,和他高度自恋情结的一次深度意淫。这也是为什么他的粉丝都处于低龄段的原因,三十好几的人,总像长不大的孩子,专业耍帅十三年,从来不需要唱功,更不需要演技。
于2013年7月22日记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