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时评|中国式哄抢何以屡见不鲜

(2013-02-06 08:30:28)
标签:

时事评论

哄抢事件

杂谈

分类: 2013年

   刚看到的一则新闻报道说,安徽农民工秦小亮(音)在上海务工,前些时日中午,他去银行帮助哥哥及83岁父亲存钱,途经上海长宁区北翟路、协和路路口时所带钱款被风吹散,不少被路人“捡拾”。事发后1.76万元血汗钱找回3700元,其中700元为3路人归还。

   面对这样哄抢钞票的情形或现象光将原因归咎于中国人素质低、没道德,却也没有什么公平不公正。用搜索引擎随便一搜,全世界各地都经常发生各种各样的哄抢事件。既有发达国家诸如美、德等国,也有发展中国家如阿根廷、尼日利亚等国。单说中国人素质低,道德滑坡,显然解释不了为何在看似国民素质较高的其他国家同样会发生类似事件。当然,哄抢在这些地方同样必须受到警方调查。

   被路人捡走的物品,可能还会有人凭借良知还回来,也可能会有另一群人用善心来弥补。或许这些细小的良知和善心,不足以弥补那些长久以来形成的鸿沟,但至少这些努力可以让人们意识到,不同的利益群体之间不再只有怀疑、对立和争夺。即便如此,比哄抢钞票更可怕的是群体间的裂痕,在现实生活中已经存在着

 

   像这样的哄抢现实环境里,不可否认某些人确实存在自私自利,贪小便宜的心理。而看见这些人的哄抢行为,难免有人蠢蠢欲动。大家心中都想着“我只是拿一点,没什么大不了,而且别人都拿了,我不拿就亏了。”怀着这类心态的人积少成多,最终就造成了失去控制的哄抢。这是从众心理是一个重要原因。

   对于时下不少人都爱把“人心不古、世风日下”之类的话挂在嘴边,抱怨这个、埋怨那个,唯独不去反思自己,一有机会就会用自己的自私自利来破坏、挑战社会公德,甚至挑战法律。这类行为应该受到道德的谴责,也理当受到有效的约束但凡发生哄抢行为,无论是民众、媒体或者相关人员都习惯性地归因于“素质低下,道德滑坡”。这种说法多少有些道理若是说越是生活在最底层的人,道德沦陷的越彻底。而其实呢,每个人都有一颗向善、向光明、向希望、向上流社会的道德之心,但若这颗心的生存空间逼仄,是非观、价值观、伦理观必将扭曲。 

 

   有人说,哄抢现象,在中国可以说已经是屡见不鲜了。抢活鱼,抢煤,抢鸡蛋鸭蛋,抢水果,甚至连食用油外泄,都能引来数百人拿着锅碗瓢盆过来舀。而在涉及的法律问题或许也就仅仅在《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四十九条规定进行处罚及在刑法第二百六十八条还有专门的聚众哄抢公私财物罪,倘若那一般参与者都带有从众性和盲目性,只处罚首要分子、积极参加、数额巨大或有其他严重情节的人

   那么,对于这样类似的“中国式哄抢”,无形中就给惯出来了。面对诸如此类现象,也只好这恐怕不仅是一个道德问题,也是一个法律问题哄抢者的行为已经涉嫌违法的叹息了

 

 

 

 

 

 

 

 

   于2013年2月6日记

------------------------------------------------------------------------------------------------

时评|中国式哄抢何以屡见不鲜

聚众哄抢罪

    刑法第二百六十八条聚众哄抢罪,聚众哄抢公私财物,数额较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对首要分子和积极参加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