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中考用分数评价学生音体美成绩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2020-12-07 16:20:39)
标签:

教育时评

王营

中考

音体美

分类: 王营评教育
中考用分数评价学生音体美成绩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中考用分数评价学生音体美成绩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王营

微信公众号“半月谈”11月29日消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学生,离不开科学的评价体系。多年来,全面发展理念也早已深入人心,然而,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分数”究竟能否淡化、如何科学淡化,仍是摆在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道难题。“唯分数论”的教育评价导向尽管被社会诟病,但因其有操作性强、量化度高、显效性强等优点,至今让教育界“欲罢不能”。

不久前,“中考体育将与语数英等科目同分值”“到2022年力争全覆盖,全面实行美育中考”的政策和相关信息引发各方热议,尽管一些人表示理解与赞同政策的初衷,但仍有大量学生、家长对政策具体执行中的各种困扰表现出畏难情绪。

家长对此有畏难情绪,一方面说明家长担心此举会增加孩子的负担,另一方面也担心用分数评价会导致中考录取不公平。笔者认为,将音体美纳入中考,用分数评价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首先,可以引起家庭、学校、社会对音体美学科足够的重视,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不可否认,考什么、教什么仍然是目前我国中小学教育的主流价值观,尽管一些教育理念先进的校长已意识到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意义,注重开全课程、开全课时,但在教育部门、社会对学校评价仍以升学率和考试分数为唯一指标的前提下,不考试的科目虽然能做到按时开课,但并不会引起学校和家长的重视,仍然会陷入“说起来重要、做起来不要”的尴尬境地。

毫无疑问,将音体美纳入中考,通过分数的形式让其对学生的升学产生影响,可以引起家庭、学校和社会对这些学科实质性的重视,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既然中考要考,学校就要文化课那样,不仅要开好课,还要保证教学质量,家长也不可两眼只盯住孩子的文化课考试分数,还要注重孩子的课外艺体项目训练。看上去好像是增加了学生的负担,但这种负担却不同于长时间文化课学习引起的脑力劳动负担,反而能倒逼学生提高身体素质和审美素质,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重要性相比,我认为这样的负担值得。

其次,用分数评价可以确保中考公平公正。对学生学业成绩的评价,无外乎三种,即分数评价、等级评价和定性评价。中考涉及千千万万家庭和学生的利益,在目前还没更加科学、准确评价方式的前提下,分数评价仍然是较为客观、较为公平的评价方式。等级评价和定性评价毕竟是两种模糊的评价,带有很大的主观性和随意性,操作不当会引发考试公平和信度问题,不益于在中考或高考这种高利害的国家考试中使用。

再次,中考音体美评价还有较大的改革空间。音体美考试不同文化课考试,偏重技能考查,无论采用分数评价,还要采用其它评价方式,只要在考试中准确评价出每名学生的技能掌握水平就算达到了目的,如果操作得当,就能大大淡化“分数”评价带来的一系列弊端。因此,对音体美考试而言,考什么、怎样考、怎样评,才是下一步各级教育主管部门需要关注和研究的重点,并不在于是不是采用分数评价。

近期,云南省公布了中考音体美考试改革方案,可以为各地区提供有益的借鉴。根据方案征求意见稿,体育考试由原来单一考查学生的体能,变为考查学生基础体能测试、专项技能测试、体质健康监测和竞赛加分4项内容。为减少个体先天因素的影响,考试由原来3年一考改为一年二考,采用“随时考”“定时考”两种方式。音乐、美术考试包括素质测评、统考和实践活动3项,测评时间在七年级至九年级上学期,由学校安排;教育部门的统考时间为9年级下学期。

这样的考试方案兼顾了音体美学科的特点,将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结合在一起,有利于考查学生真实的技能水平。尤其是体育考试,将3年考改为一年两考,采用“随时考”“定时考”两种方式,并且增加可以自由选择的训练项目,这就避免了中考“一考定成绩”的弊端,不至于像文化课那样,让学生针对体育中考项目搞“应试突击训练”,有利于对学生体能训练水平的全面客观评价,促使学生将功夫用有平时,从而分散了学生和家长对中考分数的过度关注。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