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童书要为孩子提供健康的精神食粮

(2020-06-17 09:08:47)
标签:

教育时评

王营

童书

精神食粮

分类: 王营评教育
童书要为孩子提供健康的精神食粮

童书要为孩子提供健康的精神食粮

王营(特约评论员)2020-06-16 18:44

近日,一本名为《小熊过生日》的儿童绘本在网络上引起热议。该绘本中,许多朋友参加小熊的生日会,吃蛋糕时却有一位朋友不见了,而餐桌上则多了只烤鸡。故事暗示朋友“上”了餐桌。网友纷纷表示,这样的内容难以理喻,这样的奇葩童书令人难以接受。伴随儿童阅读需求上升,少儿阅读市场逐渐扩大。与此同时,部分粗制滥造、内容失格的童书也流入了市场。

儿童的精神世界就像一张白纸,染之以黑则黑,染之以白则白。童书为孩子提供健康的精神食粮,孩子就能吸收其中的营养。如果童书粗制滥造、内容失范,甚至违背社会公序良俗,无疑是给孩子幼小的心灵注射了一剂毒药。为此,在童书创作、出版、发行的各个环节,有关部门必须严格把关,着重抓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首先,童书作家要有责任感和使命感,坚定文化自信。文化自信要从娃娃抓起,给孩子们有营养的童书则是对孩子最好的文化启蒙。在这一涉及国家文化命运的根本性问题上,童书作家和文化工作者要保持高度的文化自觉,坚持正确的导向和价值观,既要考虑作品的市场效应,更要关注作品对孩子身心健康发展的影响,写出来的书既要让孩子喜欢,更要让家长等成人放心。

其次,要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丰富童书文化内涵。传统文化是根。童书作家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时,不能靠简单的说教和灌输,而是要撷取传统文化的精髓,将其变成儿童可以感知、欣赏的文学艺术形象,这就要求作家既要具备传统文化的扎实底蕴,又要具备艺术表现和艺术鉴赏的深厚功力。

再次,要着力打造一批童书精品,打好儿童的精神底色。一幅精美的图画需要良好的背景作衬托,好的童书就相当于在孩子幼小的心灵上涂抹了一层精神底色。打造精品童书,需要作家、文化部门、出版部门多方合作,严格遵循出版流程,做到思想性与艺术性兼备。童书出版在精不在多,不能为了追求市场效应而粗制滥造。

最后,要加强童书市场监管,净化阅读环境。根据《出版管理条例》的相关规定,以未成年人为对象的出版物不得含有恐怖、残酷等妨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内容。相关部门应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明确未成人有害出版物的鉴定标准。同时,要进一步加大“护苗行动”的实施力度,严厉查处面向未成年人的非法有害出版物,保护未成人的身心健康,净化阅读环境。

(作者王营,蒲公英评论特约评论员。此为蒲公英评论网站首发作品,转载请务必标注来源,违者必究。)

童书要为孩子提供健康的精神食粮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