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开学恐惧症”,家庭和学校怎么做?

标签:
教育时评王营开学恐惧学校家庭 |
分类: 王营评教育 |
面对“开学恐惧症”,家庭和学校怎么做?
王营
学校上课了,“开学恐惧症”成为热门话题。它并非专业医学术语,而是表达了一种情绪上的障碍,其具体指在假期尾声或开学伊始,学生表现出因想到“开学”而产生的情绪低落、浑身疲劳、记忆力减退、失眠等情况,有时还会出现头痛、胃痛等症状。
孩子们为什么会有“开学恐惧症”?原因大慨有二:一是对即将到来的紧张学习生活有所忌惮。两个多月的假期生活,尽管有的孩子也有上培训班、兴趣班的烦恼,但总体上与正常学校生活比起来,也算自由自在,有时可以睡到自来醒,有时候可以玩玩手机,看看电视,而开学后就没有这些自由了。二是对学业成绩的预期有所恐惧,学习好的同学,害怕新学期成绩会下降,学习不好的同学,害怕每次的作业和考试,因为这又将迎来家长和老师无休止的批评和指责。
孩子的这种“开学恐惧”并不是什么病症,无需吃药打针进行治疗,而是孩子在面对新环境和新任务时所产生的一种正常心理。家庭和学校如果能正确引导,则可以让孩子变压力为动力,坏事变好事;如果不加以引导或引导不当,则会让孩子难以走出恐惧的阴影,影响孩子的心理健康。
对家庭而言,开学前几天,家长首先要调整好孩子的作息时间,让炊食起居与学校生活合拍,从而使孩子平稳地由假期生活过渡到学校生活。其次,要调整好孩子的心理状态,让孩子总结和反思假期生活的得与失,帮助孩子分析学习上的优势和不足,制定一个合理的新学期奋斗目标。此时家长不要过分给孩子施加压力,不能用“新学期你必须给我考到第几名”之类不切实际的目标刺激孩子。在外地求学的孩子,家长还要为孩子做好充足的物质准备,以解除孩子的后顾之忧。
学校无疑是治理学生“开学恐惧症”的主阵地,学校领导、班主任、任课教师要帮助学生开好头、起好步,让学生以积极的情绪状态投入到新学期的学习中。具体说来,要抓好以下几个“第一”:
一是开好第一次校会,即开学典礼。无论是幼儿园,还是小学、中学乃至大学,新学年都要迎来起始年级的一批新生。开学第一天,校长和学校其他领导成员要站在校门口迎接学生,并主动到宿舍、餐厅与学生见面攀谈。班主任和任课教师也要在教室里等候学生,与学生一一见面,通过师生的亲切接触,消除学生的紧张情绪。
开学典礼是新学期召开的第一次校会,学校要精心准备,创造一种热烈、庄重的气氛。开学典礼上,校长在介绍学校办学理念、办学目标和管理方式的同时,要教育引导学生树立崇高理想,坚定学习信心。教师发言和学生代表发言要富有鼓动性和激励性,让学生一开始就感受到学校严谨的校风、教风和学风,以高昂的情绪投入到新学期的学习生活中。
二是要开好第一次主题班会。在新学期第一次主题班会上,班主任要让刚入学的新生相互自我介绍,以消除同学之间因陌生而产生的紧张状态;班主任和任课教师也要面向学生作自我介绍,并明确自已的教育理念和管理理念。非新生班级,班主任则要在总结过去一学年班级工作的基础上,明确本学期班级管理目标和各项学习要求,以便让全体学生做到心中有数。
三是上好开学第一课。任课教师在上开学第一课时,不一定一上来就学习新知识,而是要把本学期的学习内容作一个总揽和概括,告诉学生本学期学习重难点是什么、要培养哪些方面的能力、有哪些注意事项、采取什么学习方法等等,以消除学生学习新知识前的畏难情绪,帮助学生树立学习信心。
四是要开好新学期第一次家长会。许多学校在开会第一周都有开家长会的安排,家长会往往是先由学校大会讲,然后由班主任小会讲,几乎听不到家长的声音,而且无论学校还是班主任,所讲内容大同小异,要么宣传学校的办学成绩,要么提一些无关痛痒的要求。
新时期要求学校和教师要有指导家庭教育的能力,因此班主任在召开家长会之前,要做好充分的准备,针对学生年龄特点,提出具体的家庭教育措施,尤其要指点家长克服孩子“开学恐惧症”具体方法,必要时要与家长进行面对面的个别交流,不可泛泛而谈,无关要旨。
后一篇:教师要过一种有境界的教育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