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干部任命怎可如此随意

标签:
教育时评王营班干部任命自我教育 |
分类: 王营评教育 |
班干部任命怎可如此随意
王营(特约评论员)2019-09-12 13:12
近日,有媒体报道,某民办小学名校,一个班上25个人竟然有23个班干部,只有两个学生是“平民”。“平民”之一的“985学霸”家长担心自己的孩子被当成差生,又怀疑是其他家长“活动”了老师,为此专门去找了老师。第二天孩子回家说:“我已经是班干部了,老师让我当领读员了。”
选拔、任命班干部是班主任的重要工作。建设一支作风优良、能起模范带头作用的班干部队伍,不仅能让班主任管理班级省心、省劲,而且能锻炼学生的组织管理能力和交际、交往能力。也正因如此,每学期开学际,许多家长想办法、走门子,绞尽脑汁让自己的孩子当上班干部。不过,这种几乎让全部学生都当班干部的做法,还是第一次听说。
既然是班干部,就应当是学生中的优秀者,是班集体中的关键少数。一般情况下,可以设立班长、副班长、学习委员、卫生委员、体育委员、文艺委员、劳动委员等职。小学为突出少先队工作,可以设立少先队队长、副队长等职;中学为突出共青团工作,可以设立团支部书记、副书记等职。两套班子人员合在一起,一个班也不会超过十个人。一个班25人,几乎人人都是班干部,不知道这位班主任是怎样安排班干部职位的。
这种安排班干部的方式,给人一种随心所欲的感觉。“领读员”是班干部吗?不知道班主任在安排领读员这一职位时,还安排了其他什么名目的班干部。如果“领读员”也算班干部的话,那么,粉笔管理员、作业收发员、学习用品管理员等岗位都可以安排一名班干部,他们与学习委员、劳动委员又是什么关系?
设立班干部应与班级管理的实际相符,不能存在岗位职责交叉、重叠现象,否则会导致职责不明,相互推诿扯皮,不仅不利于形成科学的班级管理秩序,而且难以形成良好的班风、学风。因此,班主任在选拔任命班干部时,不可为满足学生和家长的愿望而巧立名目,因人设岗,而要根据班级管理的实际,事先作好周密安排,明确每一岗位的任职标准,让学生通过演讲、民主推荐等方式进行公开选拔,一旦公布职位名称,就不要随意更改。同时,要实行班干部轮换制,为学生提供在不同岗位上锻炼的机会。
阅读更多此类文章,请扫码关注公众号“王营说教育”
前一篇:以教研转型促进教育现代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