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课程开发从编制纲要做起

(2019-02-22 10:20:05)
标签:

课程开发

课程纲要

校本化

分类: 教学教研
课程开发从编制纲要做起

课程开发从编制纲要做起
课程观察·张菊荣

    课程开发在学校是一个高频词语,我们常说,教师要学会开发课程,可是对于教师来说,课程开发意味着什么?学校课程开发有两种常见方式:一是开发校本课程,校本课程怎样开发?挖掘教师潜力,把教师的爱好和特长“教”给学生。二是国家课程校本化,即对国家课程进行“二次开发”,根据学情设计教学。对教师来说,开发校本课程和国家课程校本化的标志是什么?我认为是课程纲要,即课程开发要从编制课程纲要开始。

    国家课程校本化是一件重要的事情,根据班级学生实际情况授课固然是国家课程校本化,这是从“点”上来看的。从整体设计上看,国家课程校本化要从编制学期课程纲要开始。什么是一门课程的学期课程纲要?就是为某一门课程做一学期的“预算”。比如,有的学校开发的“小古文”课程、“诗词欣赏”课程,其实仔细看这些并不是真正的校本课程,而是对语文学科教学的补充。构建真正的课程,需要将学期课程纲要纳入“预算”,在一学期的语文学习中安排相关内容。在一所学校,如果把所有国家课程的学期课程纲要汇集在一起,基本可以代表一所学校国家课程校本化水平,反之没有课程纲要,很难说一所学校在科学地思考和实践国家课程校本化。

    国家课程校本化不仅仅是内容的增加,还是在整体上设计一学期的课程,以一个学期的整体视角思考4个问题:第一,通过一个学期的课程学习,预期学生学到什么?这就是学期目标,要结合国家课程标准和本班学生实际来确定。这也表示,国家课程校本化的实质是“生本化”。第二,通过哪些内容学习帮助学生达成目标?也就是课程内容,课程内容应该分解到单元,落实到每一周的学习、每个课时的学习上。这需要教师根据本班学生实际情况,对教材单元内容进行调整,这样的调整也是“校本化”。第三,通过哪些方式实施课程?这可以带有浓重的校本色彩和教师个人特色,也是校本化的。第四,采取什么样的评价方式评定学生的学业水平。这其中包含纸笔测试,但不能只有纸笔测试,应引入过程性评价、表现性评价等多种评价方式,使评价与目标相匹配。

    关于课程开发有一种大胆的说法:为每一个需要的儿童开发课程。我校在制定课程规划时曾有专家提出这一观点,受限于办学条件和师资力量,我们无法做到——“挟泰山以超北海……是诚不能也”,学校不是课程开发的无限责任公司,不能无限制地满足学生需求;也有专家表示,校本课程开发要尊重儿童意愿,儿童不喜欢的就不开发。这个观点我不完全赞同,因为有时儿童一开始不喜欢某一门课程,可是在后来的学习中慢慢喜欢上了。综合专家的意见不难发现,课程开发首先是“你要”,然后是“我给”。可是,“你”要的如果“我”没有也难以成行。最理想的状态应该是“你要+我有”。当然,学校应该努力创造条件实现“有”。但如果“我”有的“你”未必要怎么办?“我”可以想办法让“你”喜欢,这种模式称之为“我有+你要”。确定课程开发思路后,学校就可以开发课程。怎样开发?不是急着开课,而是先进行整体设计——如果这门课程需要一学期或更长时间,请先编制校本课程的学期纲要;如果不满一学期,也要根据课程实施时间编制课程纲要,使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和评价最大限度达成一致。

    课程纲要有什么用?它是一张认知地图,教师在开学第一课就应该与学生分享这张地图;这是一份学习合同,应该由教师与学生共同认可;这是一篇计划文稿,可以使一学期的课程实践走在理性的道路上;这是一种交流工具,有了它教师之间、学校之间才可以讨论“这个学期这门课程怎么做”的问题,才能避免课程开发无从着手或流连于细枝末节。所以,教师层面的课程开发首先是编制课程纲要,它是国家课程校本化的标志,也是校本课程开发的首要任务。

    (作者系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实验小学教育集团总校长)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