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轻作业负担,要明确作业设置的三种类型

标签:
时评王营作业设计类型 |
分类: 王营评教育 |
减轻作业负担,要明确作业设置的三种类型
王营
陕西省教育厅日前发布《关于加强义务教育学校作业管理的通知》,对教师布置作业行为作出规范,主要内容包括要求教师布置作业不得超越课程标准、超越教学进度、超越学生能力布置集体性学生作业;积极推行“无作业日”;杜绝作业内容和形式“繁、难、偏、旧”,杜绝机械重复性作业,杜绝以增加作业量的方式惩罚学生,杜绝过度要求家长参与学生作业的完成与批改;教师不得要求家长批改教师布置的作业或纠正孩子的作业错误,不得布置要求家长完成或需要家长代劳的作业等。
作业是学生学习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也是学生学习负担的主要来源之一。陕西省发文对教师布置作业的行为作出规范,对作业设计的质和量均作出明确规定,避免了教师布置作业的盲目性和随意性,有利于减轻学生和家长的作业负担。然而,作业是巩固学习效果重要环节,如何在不加重学生学习负担的前提下,保证作业的质量,提高学生学业水平,始终是困扰教师教学的一大问题。笔者认为,要真正达到作业减负增效的目的,教师需在作业设置的类型方面寻求突破。
第一种类型作业是当堂作业。主要目的是巩固当堂所学知识,训练当堂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要根据当堂教学目标精准设计,题目不在多,而在精,要求学生写在作业本上,当堂完成。教师可以抽取不同类型的学生作业当堂批改,根据作业中存在的问题,及时进行讲评,其他同学则根据讲评情况,或自批,或互批。设置当堂作业要求教师精心设计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压缩新授课讲授时间,给学生留出充足的当堂作业时间。洋思中学“先学后教、当堂训练”采用的就是此类方法,这种类型的作业当堂反馈,既减轻了学生的课下作业负担,也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第二种类型作业是校内课下作业。主要目的是巩固当天或几天内所学知识,训练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题目设计要有较强的综合性,可以将学习内容前后关联,要求学生写在作业本上,利用当天自习课时间完成。教师如果精力允许的话,可全批全改,也可批改一部分,主要是发现作业中存在的问题,作好分析,以便下节课及时讲评。布置此类作业,各学科要加强协调,平衡作业量和作业时间,防止加重学生课业负担。需要指出的是,作文之类的作业也不要留到课下,最好了让学生当堂完成。当天作业当天完成,不会增加学生课外学习负担。
第三种类型的作业是家庭作业。从知识学习的角度讲,学生完成了前两种作业,几乎不用布置家庭作业,但是考虑到小学高年级和中学生学习的特点,有些地方还是对家庭作业作出明确的规定。比如有些地区要求:“小学一、二年级不留书面家庭作业,其他年级除语文、数学外不留书面家庭作业,语文、数学书面作业每天不超过1小时;初中书面作业总量不超过1.5小时;高中布置作业要涵盖所有学习领域且总量不超过2小时。”教师要严格执行这些规定,对学生作业时间要提前预设,不得随意增加学生作业量。
家庭作业的设计不仅仅要考虑时间,更要考虑设计什么内容。为了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我认为教师应当根据学科特点,尽量多布置一些实践性、探索性的家庭作业,学生可以当天完成,也可以利用节假日完成,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广泛收集资料,动手动脑,这类作业没有现成答案,学生必须有自己的观点或自己独立完成的作品。对于此类作业,可通过学生自评、同学互评、教师评价等方式,对其完成过程和效果作出定性评价,不进行赋分,以减轻学生的精神负担。
后一篇:薛法根:在乡村深扎教育之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