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宁阳王营
宁阳王营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10,806
  • 关注人气:2,787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推动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还需在提高教育质量上精准施策

(2018-09-04 10:35:41)
标签:

时评

王营

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

分类: 王营评教育
“推动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还需在提高教育质量上精准施策

“推动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还需在提高教育质量上
精准施策
王营
 
@新华视点 8月28日消息,教育部部长陈宝生28日受国务院委托,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报告关于推动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提高农村义务教育水平工作情况时介绍,我国通过制订城乡统一的学校建设标准、落实城乡统一的教师编制标准、实现城乡统一的生均公用经费基准定额标准、完善城乡统一的学校基本装备配置标准等举措,着力破除城乡二元结构壁垒。
 
毫无疑问,“四个统一”的落地实施,能够实现城乡教育资源均衡,为推动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提供硬件保障。但是也应当看到,推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不仅仅是学校建设标准、教师编制标准、生均公用经费标准、学校基本装备标准的统一,重点应当是城乡义务教育质量的均衡,能让老百姓的孩子在家门口接受与城里孩子一样的教育,这是推动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的关键,也是缓解“择校热”、解决城市学校“大班额”问题的根本之策。
要实现城乡义务教育质量均衡,需要在农村学校管理、师资队伍建设、学校评价等方面同时发力。
首先,要提高农村学校的管理水平。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提高农村学校管理水平,关键在校长。教育主管部门要打破城乡界限,以区县为单位,公开选拔一批教育理念先进、管理能力强、富有改革创新精神的优秀教师或管理人员到农村学校担任校长。同时,要加大农村校长的培养、培训力度,通过交流轮岗、挂职学习、集中轮训等方式,提升农村校长的管理能力。
提高农村学校管理水平,还可以通过城乡学校结对、集团化办学等方式,发挥城市学校的辐射带动作用。城市学校与结对农村学校不应是指导与被指导的关系,而是要实现实质性的融合,共同制订发展规划,共享管理制度和管理文化,统一调配管理干部,均衡搭配师资,同步教学内容、教学进度,统一进行质量监测,从而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同步发展。
其次,要提高农村学校的师资水平。落实城乡统一的教师编制标准,只是满足了农村学校对教师“量”的需求,而目前许多农村学校存在的问题并非只是教师缺编,而是教师队伍年龄偏大、知识老化、学科结构不合理,尤其是结构性缺编,导致许多农村学校音体美等课程难以开齐开全。师资方面存在的这些问题是制约农村学校教育质量提高的瓶颈,是推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的一大难题。
破解这一难题,除了统一城乡义务教育教师编制标准外,还需进一步加大“县管校聘”改革力度。教育部门要根椐农村学校学科教学的实际需求,统一调配县区内师资资源,尤其要关注偏远地区农村中小学,要通过有效的政策倾斜,鼓励城镇优秀教师到农村学校任职任教,从而保证每一所农村学校主要学科要有一名学科带头人,带动农村学校教学质量的快速提升。
农村学校也要充分挖掘自身潜力,培养一支“留得住、教得好”,具有乡村教育情怀的优秀教师队伍。学校要根据乡村教育的实际,制订教师培养计划,以轮岗交流、顶岗实习、网络研修、专家下乡等多种形式,通过职称评定、评优树先等政策杠杆的调节和倾斜,激发乡村教师的创造活力,拓宽乡村教师的发展道路,不断更新他们的知识能力和储备,使其成为提高农村教育质量的一支生力军。
再次,要完善对农村学校的评价机制。农村学校由于在师资、生源、办学规模等方面难以与城市抗衡,自然不能在评价上与城市学校一个标准,一套方案,一同奖惩,这样做不仅打击了农村学校办学的积极性,更不利于推进城乡教育一体化。教育部门在制订督导评估方案时,要实施分层评价策略,将城市学校、乡镇中心学校、偏远农村学校区别对待,让同类学校同台竞技,并鼓励农村学校根据自身优势办出特色,办出效益,从而激发农村学校的办学活力,全面提高农村学校教育质量。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