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眼识字”闹剧重演,家长需擦亮眼睛

标签:
时评王营蒙眼识字闹剧 |
分类: 王营评教育 |
“蒙眼识字”闹剧重演,家长需擦亮眼睛
王营
蒙眼识字、隔空“遥感”、一目十行……这就是儿童“右脑松果体”被开发后的神奇功能,你信么?宁波慈溪有好几个家长信了,花7800元为孩子买下培训课程,孩子却说自己学会的是偷看……(7月3日青年时报)
记得几年前,成都一市民交了9.8万元,给侄女报了一个儿童智力培训课程。课程宣称,只要上他们的第一节课,就可以达到“开发天眼”的效果:“用眼罩蒙住眼睛,可以摸出卡片的数字、颜色。升级效果则是,书一翻就能背下来。”一年之后,家人想看看孩子学习的效果,便让她现场演示,这才发现,所谓的蒙眼识字其实是让孩子偷看。
如今,“蒙眼识字”的闹剧又在宁波上演,在科技高速发达的发达今天,明眼人一看就知道是个骗局,然而却一直有些家长愿意上当受骗,这是为什么?
对于“天眼”一说,笔者只在神话传说里有所听闻。我国古代神话小说《封神演义》和《西游记》里都描写了一位叫“杨二郎(杨戬)”的天神,据说他有三只眼睛,眉头上的第三只眼号称“天眼”,能察看“三界”其他神灵看不到的任何事物。没想到在现实社会中居然也有人能“开发天眼”,且能让孩子“蒙眼识字”,难道是杨二郎下凡?
通过开发儿童大脑“右脑松果体”果真能达到“蒙眼识字”的效果?成都大学附属医院神经内科赵洪鉴、北京大学心理学系资深脑神经研究教授周晓林,以及中科院心理研究所认知与发展心理学研究室研究员蒋毅,都是脑功能、脑神经上的资深专家。对于“开天眼”、“蒙眼识字”的说法,他们一致认为:荒谬。赵洪鉴说,“人脑成像是物体先在视网膜上成像,然后通过视神经传入大脑中枢。以现在的科学水平,还没有发达到通过‘第三只眼’就能看东西的程度。”然而对于这样的无稽之谈,居然还有家长相信,并且还有人堂而皇之地拿来作为赚钱的资本,难道连这一点点起码的科学常识都没有?
“蒙眼识字”“蒙”住了家长的眼睛,倒也情有可原。因为这些培训机构毕竟抓住了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焦虑心态,特别是那个“升级效果”:“书一翻就能背下来”,更是对家长充满了诱惑力。虽然家长将信将疑,但是为了把孩子培养成所谓的“神童”,为了孩子将来拥有一个美好的前程,索性就豁出去了,反正钱是人挣的。
最不应该是,“蒙眼识字”还“蒙”住了某些培训机构监管部门的眼睛。偌大的一个培训机构,在阳光下公开设计骗局蒙骗家长,并且还按部就班地授课,将骗局搬上了课堂。难道相关监管部门一点儿也不知情?
好在家长发现了这一骗局,及时报了案。慈溪法院审理了这起诈骗案,被告人王某因此被判有期徒刑9个月,缓刑1年3个月,并处罚金1万元;犯罪所用纸卡、眼罩、扑克牌等物品予以没收。
再也不能让这些骗子们骗下去了!暑假期间,家长们要擦亮自己的眼睛,调动一点儿自己的智慧,千万不要白白花了冤枉钱,让孩子上当受骗,到头来人财两空。政府和相关部门也要把眼睛睁大,对于这些骗子所采用的伎俩,发现一起,查处一起,决不能搞“灯下黑”,姑息养奸,让他们在光天化日之下公然行骗。唯其如此,才能让骗子们无处藏身,还百姓一个诚实守信的良好社会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