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挂科7门仍如期毕业”是对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的矮化

(2018-07-12 11:03:00)
标签:

时评

挂科7门

职业教育

分类: 王营评教育
“挂科7门仍如期毕业”是对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的矮化

“挂科7门仍如期毕业”是对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的矮化
王营
 
近日,某高职院校创业学院副院长的一段讲话视频在微博上热传。视频中,他说的下面这段话引发网友热议。他说,在学生的创业路上,学校的政策是非常给力的。在政策推出之前,有一个学生,他因为创业,7门课不及格,到最后学校研究给他如期毕业。不光如此,还推荐浙江省优秀毕业生。他还说,“学生可以用创业的业绩来申请某些课程免修、免听、甚至免考。”(7月7日中国青年报微信公众号)
 
院长的这番言论,听上去似乎有道理。不错,作为一所职业院校的创业学院,的确要通过学生的创业实践培养学生的创业精神,这种想法没有毛病,也很时髦,是对传统“重理论轻实践”、“重文凭轻能力”的一种颠覆。
但仔细一琢磨,似乎又感到有什么地方不对劲。职业院校是要培养学生的创业精神,但除了创业精神的培养之外,是不是还有其它培养目标?
一般来讲,所谓职业教育,是指让受教育者获得某种职业或生产劳动所需要的职业知识、职业技能和职业道德的教育。职业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应用人才和具有一定文化水平和专业知识技能的劳动者,与普通教育和成人教育相比较,职业教育侧重于实践技能和实际工作能力的培养。
职业教育应当侧重实践技能和实际工作能力的培养,但培养的人才还应当具有一定的文化水平和专业知识技能,并且要具备相应的职业道德,这些知识、技能和道德的培养需要在学校里完成,需要学生达到一定的水准。7门学科挂科,说明这名学生没有系统掌握从事职业所具备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达不到毕业标准,更谈不上是一名优秀毕业生。由是观之,这位院长的观点是对职业教育的误读,也是对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的矮化。
众所周知,乔布斯、比尔·盖茨在读大学期间,都有过缀学创业的经历,然而他们所在的大学并没有发给他们毕业证,更没有那所大学推荐他们成为一定级别的优秀毕业生。创业一回事,完成大学学业是另一回事,大学有其自身的尊严,不能随意降低培养标准。社会没有上过大学自主创业的成功人士太多了,难道职业院校都要给他们补发毕业证书?况且,创业成功与否也没有一个客观的衡量标准,到底什么样的创业者能成为优秀毕业生呢?
从对学生负责的角度看,院长的这番话也是对在校学生的一种误导。他们会偏面地认为,既然挂科7门都能毕业,而且还能成为优秀毕业生,那么大家就不要在学校里学习了,都去创业好了。这样以来,学校怎么对学生进行管理?这还是一所学校吗?
追求人才培养多样化、类型化发展,甚至是强化某一方面的发展,为个性化人才的脱颖而出创造良好外部环境,这本身没有错,但学校不能忘记自身的责任和使命。就职业院校而言,要在打好学生必要的文化知识和专业技能的基础上,强化学生创业精神的培养。学生基础打牢了,创业的根基才能更加牢固,将来才更有发展潜力。
由此可见,无论是中小学教育,还是大学教育,都要秉承一种理念,围绕自身的教育目标和教育规律来办教育,不能抓住一点、不及其余,更不能因迎合时下时髦观点,随便降低培养标准。否则会造成整个教育的混乱,进而影响人才培养的质量。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