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提升大学生的文学素养,学校要发挥主导作用

(2018-05-28 10:13:57)
标签:

大学生

文学素养

学校主导作用

分类: 王营评教育
提升大学生的文学素养,学校要发挥主导作用

提升大学生的文学素养,学校要发挥主导作用
王营(特约评论员)2018-05-24 16:40

近日,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联合问卷网对1969名大学生就文学素养进行了调查。受访大学生中,有62.4%的大学生感觉身边同学重视自身文学素养,37.6%的大学生感觉不够重视;84.3%的大学生认为大学时期是培养和提升文学素养的关键时期,90.4%的大学生希望学校强化对学生文学素养的培养。

与中学时期激烈的升学竞争相比,大学时期的学生有了较多的闲暇时间。大学生若能抓住宝贵的时间,少读一些手机或电脑上的“鸡汤”文字,多读一些优秀的文学作品,其文学素养自然会提升。
虽然有80%以上的大学生认为大学时期是培养和提升文学素养的关键时期,但目前大学生在文学素养方面存在的问题却并不容乐观。调查显示,文学阅读面狭窄(56.5%)和文学鉴赏能力偏低(54.5%)是主要问题,还有写作功底偏差(46.1%)、阅读量少(37.8%)、文学知识贫乏(35.6%)、深度阅读不够(34.9%)、审美趣味不高(18.4%)等次要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我认为,要有效提升大学生的文学素养,学校要引导学生做到“三多”:
一是多阅读,丰富学生的文学感染力。文学素养的提升得益于大量的阅读,所以,学校要引导学生不仅读自己感兴趣的小说,还要阅读大量的诗歌、散文、戏剧等其他类型的文学作品;不仅要读当代中国文学名著,还要读古代的文学名著,尤其要认真阅读古今中外那些经典名著。这些经典名著经过时间的大浪淘沙,已变成世界各民族独特的文化基因,深入研读不仅可以从中得到艺术感染和审美体验,还可以为学生展现一幅幅独具特色的文化景观。当然,学校还要教给学生阅读的方法。可通过开设文学通识、名著导读等课程,让学生了解世界各民族文学发展的历史以及经典文学作品的写作背景和写作特色,不断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
二是多交流,提升学生的文学鉴赏力。阅读既是一个思考的过程,也是一个与作者对话、对作品进鉴赏的过程。读而不思,就会让人变成读书的机器。因此,学校要多创造机会,让学生交流对作品描写的文学形象、写作特色、情节安排、语言风格等方面的独到感受,进而不断提升自身的文学鉴赏力。可以以院系或专业为单位,定期开展“共读一本书”、读书沙龙、读书交流等活动,让学生通过思辨、争论来畅谈自己的读书感受、品评对文学形象的理解,不断提高自己的审美趣味。
三是多运用,展示学生的文学表现力。学以致用是提升文学素养的有效途径。学校要为对文学创作感兴趣的同学提供发表的舞台,通过创办校刊、院刊、微信文学圈或举办文学作品创作大赛等方式,为学生提供展示自身文学才能的机会。无论是文史类还是理工科学生,在论文写作时,要鼓励学生采用生动形象的语言进行说理,力戒枯燥乏味、生涩难懂。同时,要鼓励学生在做报告、演讲时,多引用文学典故,尽量将抽象的道理形象化、深奥的语言文学化,不断优化学生作品的文学素养表现力。
(作者王营,蒲公英评论特约评论员。此为蒲公英评论网站首发作品,转载请务必标注来源,违者必究。)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