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与其呼吁让抖音放过孩子,不如给孩子以科学引导

(2018-04-18 10:13:36)
标签:

抖音

网络直播

放过孩子

分类: 王营评教育
与其呼吁让抖音放过孩子,不如给孩子以科学引导

与其呼吁让抖音放过孩子,不如给孩子以科学引导
王营(特约评论员)2018-04-12 16:40

近日,一篇《抖音,请放过孩子》的文章刷爆朋友圈,引起不少家长、老师的关注。抖音小视频在年轻人中掀起了一股“新潮流”,让不少人都沉迷其中不能自拔。(4月9日齐鲁壹点)

据统计,抖音中85%的用户在24岁以下,基本都是“95后”,其中“00后”使用者也占到了一定比例,成为“重度围观者”。有老师表示,学生玩抖音的热衷程度远远超出了自己的想象,对孩子的成长极为不利。
孩子们对抖音着迷,是因为它在设计时引入了让用户上瘾的机制——触发、行动、多变的酬赏、投入。很多成年人就难抵诱惑,何况是未成年人?同时,这款软件容易让孩子们失去专注力和思考力,生活在别人设定好的框架里,娱乐至上,永远停留在舒适区。更为严重的是,这一娱乐方式还像病毒一样影响到了孩子的行为方式,炫富、骂脏话、虐待动物、自虐和苦情、无底线地恶搞。拒绝孩子玩抖音,学校要发挥作用,家长更要给予科学的引导。
一是家长要从自身做起,以身作则,拒绝抖音。很多情况下,孩子迷恋某一娱乐方式,根源往往在家长。在《抖音,请放过孩子》一文中,谈及到一位学抖音高难度、失手将宝宝摔成瘫痪的爸爸,一位敷上深色面膜、把孩子吓哭的妈妈,还有一位用宝宝的脑袋撞铁门、恶搞孩子的爸爸……家长对抖音如此迷恋,孩子又怎能不深受其害呢?
二是要培养孩子健康的生活情趣。许多孩子缺乏自制能力,如果课余时间不被健康的兴趣和爱好占领,就一定会被抖音、游戏之类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填充。课余时间,父母可以引导孩子从读书中寻找乐趣;可以根据孩子的特长发展个人爱好,让孩子在艺海中漫游;也可以让孩子走出家门,开阔眼界、增加阅历,以远离那些低级无聊的趣味。
三是要引导孩子合理使用电子产品。当今科技飞速发展,想让孩子完全与电子产品隔绝是不可能的,但电子产品不是“洪水猛兽”,使用得当可以为孩子的生活和学习带来便利。在电子产品使用上,聪明的父母懂得跟孩子“约法三章”,在与孩子充分协商的基础上,让孩子知道什么时间使用电子产品、怎样合理使用电子产品等,如会向孩子讲清抖音这类软件的危害,让孩子有意识地拒绝它们。这样做不仅培养了孩子的规则意识,而且能有效提高孩子的自控能力。
(作者王营,蒲公英评论特约评论员。此为蒲公英评论网站首发作品,转载请务必标注来源,违者必究。)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