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拒绝为女儿择名校,是“傻”还是“智”?

(2016-09-22 17:26:42)
标签:

择校

教育理想

教育信念

分类: 王营评教育
拒绝为女儿择名校,是“傻”还是“智”?
 
王营
 
据现代快报报道,江苏常州市朝阳中学校长殷涛,让成绩优异的独生女放弃名校,入读自己所在的以外来工孩子占大多数的朝阳中学,用实际行动实践“促进教育均衡”的理想。这一做法,获得了常州市教育局局长的点赞。(9月19日现代快报)
 
另据报道称,殷涛的爱人在常州一所知名初中教书,按照该校政策,教职工子女可以直接升入这所学校,而且学费全免。按说,具备这样的便利条件,让女儿进入爱人所在的这所知名初中读书,算不上择校,别人也不会攀比,然而殷校长却作出了出人意料的选择,让女儿入读了自己任校长的一所普通初中,有人说他这是在“拿孩子的前途开玩笑”,有人说他“傻”,殷校长的选择到底是“傻”,还是“智”?
教育均衡发展是国家制订的大政方针,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就近“划片入学“是保证均衡发展的前提。作为一名长期奋斗在教育一线的干部,殷校长对国家的这一政策并不陌生,也知道这一政策没有贯彻落实的根本原因是教育部门的领导只会坐而论道,只会要求别人,却拿不出落实的具体措施,更不能身体力行。殷校长作出的这一选择,以实际行动践行了“促进教育均衡”的理想,他向社会发出了一个信号:均衡发展,从教育人自身做起!
其实,学校并没有什么好坏之分,所谓的“名校”、“普通校”,都是人为造成的,根源在于教育内部。有些教育领导口头上喊着“教育要均衡发展”,却为了自己的政绩,把优秀教师集中到几个重点校里,一校或几校“独大”的局面就形成了;对老百姓的孩子实行“划片招生”,轮到自己的孩子却要选择最好的学校,这种口是心非、表里不一的投机政策,是导致择校风愈演愈烈的罪魁祸首。殷校长从自己的孩子做起,自觉践行“教育均衡”的理念,其对社会的影响力,远远胜过召开十次宣传大会,也胜过那些空洞的标语口号。难怪社会上有人得知校长的女儿不择校,自己也就不在为孩子择校了,一个看上去似乎有点儿“傻”的行动,却能改变社会对教育的看法,这是“智者”所为。
殷校长的“智”,还表现在他对教育理想的坚守。作为一名教育系统的干部,在多年的教育实践中,有着自己对教育的独特理解和追求。报道称,他担任朝阳中学校长之后,做出了不少“动作”,比如精心设置适合的课程,去打开生命的可能;用问题导学、小组合作激发兴趣和主动精神。在别人看来,这所学校里外来工的孩子很多,是一个劣势,在他看来却成了优势,他说“他们的父母是敢闯的能人,跨省联姻,基因优化,正当最好的年纪生子,顺产多,更聪明;他们有兄弟姐妹,更有责任感,善良能干,懂得感恩。我看着他们,真觉得无一不美,无一不可爱。会有更多的父母带着孩子来这里散步,指着校门对孩子说:孩子,这就是将来你要上学的地方。”面对这样一所众人眼里的薄弱初中,校长不气馁、不灰心,并将自己的办学理念扎实落实到教育教学工作中,有这样胸襟和抱负的校长,能为自己的孩子作出不负责的“傻”选择吗?
一所学校的“好”与“坏”并不是一层不变的,关键在于校长的办学理念的办学措施。人们常说“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校”,洋思中学、杜朗口中学之所以能起死回生,由弱变强,就是因为有了蔡林森、崔其升这样有教育理想和教育情怀的好校长。由殷校长的这一行动和他上任后做出的这些“动作”,我们有理由相信,朝阳中学在他的领导下,一定会越办越好,她的女儿也一定不负他所望,成为一名全面发展的好学生。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