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三好学生”评选有弊端就该被废除?

(2016-02-02 22:16:37)
标签:

三好学生

全面发展

特长发展

素质评价

分类: 王营评教育

“三好学生”评选有弊端就该被废除?

 王营 

近日,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资深教授顾明远撰文认为:尽管大家都希望教育越办越好,但教育领域还存在许多悖论。比如大家都说要培养创新人才,从小要打好基础,但我们的人才培养模式又处处限制学生思维;天天说要把爱心献给学生,要热爱每个学生,却常常把学生分成三六九等,继续评选所谓的“三好学生”……

顾教授将“三好学生”评选列为“悖论之六”,指出:“天天说要把爱心献给学生,要热爱每个学生,却常常把学生分成三六九等,继续评选所谓的‘三好学生’。要知道这样只能鼓励一部分学生,却伤害了大部分学生。学生正在成长中,发展不是线性的,有时是会犯错的,人的一生就是在犯错中不断成长。我们天天在讲宽容,但对孩子的犯错却不宽容。学生是需要激励的,是需要榜样的,但不能把学生定格在谁是好学生、谁是差学生上。”

记得小时候上小学和中学时,每逢放寒假前,总是盼望得到一张带有鲜红大印的“三好学生奖状”,带上它高高兴兴地回家过年。父母把每次得来的奖状贴在堂屋的东墙上,日久天长,竟贴了满满的一墙,以此做为向亲朋好友炫耀的资本,此时父母脸上有光,我也从心里感到自豪。那时候,评选“三好学生”的标准是:思想品德好、学习好、身体好,名额和标准学校都掌握的非常严格,每个班级大概评选三分之一左右,很多时候评选采用无记名投票的方式进行。因此,想要成为真正的“三好学生”,平时就必须在班里经常做好事,刻苦学习,积极参加体育锻练,并且和同学搞好关系。那时候,“三好学生”称号并没有听说有什么级别,更不知道升学时要加分,能够评上当然很高兴,评不上说明自己在某些方面还有差距,还需要继续努力,因此心理上并没有太大的压力。

如今不同了,“三好学生”有级别,有校级的、县级的,还有市级、省级的,不同级别的“三好学生”在中考和高考时享受相应的政策加分。据说,有些地方市级三好学生中考时降低10分录取,省级三好学生高考时降低20分录取。难怪有些学生的家长在孩子将要初中或者高中毕业时,挖空心思拉关系、走后门,为孩子争取一纸“三好学生”证书。正是因为“三好学生”评选和利益挂上了钩,评选程序也就不那么严格了,“评选腐败”产生了,评出的“三好学生”也就成了“假冒为劣”了。

顾教授提出的废止“三好学生”评选的理由是分等对学生健康成长会造成不利影响,并没有涉及到评选体制本身的一系列弊端。笔者认为,“三好学生”评选可以继续保留,因为它的出发点是好的,对学生也有激励作用。要求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并激励全体学生朝着这个目标努力,在学生中树立起一定数量的学习标兵,这有什么不好?各行各业不是都在年终评选优秀、评选先进吗?这样看来,我们需要讨论的不是它的存废问题,而要进一步思考是:“三好学生”评选需要确立什么样的标准?如何进行评选?如何保证评选过程的客观公正?

有人说,随着素质教育的大力推进,学生的素质已不再仅仅包含德、智、体三个方面,因此主张将“三好学生”评选改为“特长发展评选”或“综合素质评价”,这些说法和做法都有一定道理。但是,无论何种形式的评选,也无论确定什么样的评选标准,都必须坚持客观公正的原则,整个评选过程和结果要向学生、家长和教师公示,接受他们的监督。如果有可能的话,最好废除中考和高考各级“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加分政策,综合考察学生在整个初中和高中阶段的表现,做为中考和高考录取的重要依据,而不仅仅凭借一纸“三好学生”证书决定学生的终身。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