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原创】“变相重点班”是对教育公平的公然挑战

(2016-01-11 22:56:44)
标签:

教育公平

重点班

普通班

分类: 王营评教育

“变相重点班”是对教育公平的公然挑战

王营


【原创】“变相重点班”是对教育公平的公然挑战 

近日,湖南省长沙市教育局发布通报,对“明德华兴、湘府中学”等9所学校变相办重点班在全市通报批评。长沙市教育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第22条规定:义务教育学校“不得分设重点班和非重点班”。(中国教育报1月7日)

说实在的,像这样的报道,以前媒体中并不少见,大多数被曝光的学校都被当地教育行政部门进行了严肃处理,明明知道这是违法行为,那么为什么还有学校敢于顶风而上呢?我想其中的原因可能很复杂,但有一点是肯定的,那就是利益的驱使。据调查,这些学校所办的“重点班”,大多是打着寄宿班、课改班、信息班的旗号,有了这样的称号,学校就可以名正言顺地收取费用,至于这些费用用没用在重点班上,倒是没有多少人去追究。试问:交不起费用的学生怎么办?学校只能把他们编排在普通班里,让他们接受低人一等的教育,这哪里还谈得上什么“均衡”,是对教育公平的公然挑战!

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基石,教育均衡化是实现教育公平有效途径。也许有人要说,教育不可能实现真正的公平,东部和西部能公平吗?城市和农村能公平吗?这是事实,从大的方面讲,教育公平的确受不同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因此区域之间教育不均衡发展是客观存在。但是,在一定区域内,乃至一所学校内落实教育公平的理念还是能办到的。

就目前情况看,作为一所学校,平等分班,均衡搭配师资,让所有学生接受平等的教育,这并不是很困难的事情,也是推进教育均衡发展的重要体现。不仅如此,这样做还能为师生创造一个公平竞争的环境,激发教师教和学生学的积极性,大面积提育教育质量。人为地把学生分成“课改班”、“信息班”,为这些班级的学生装备现代化教学设施、选派优秀教师,必然导致教育资源分配不均,“普通班”学生的心理就不平衡,学习积极性也会下降,教育质量就必然和重点班拉开较大的距离。

众所周知,目前社会上的富人毕竟是少数,况且这少数的富人子弟接受了高质量的教育,也不见得人人都能成才,“钱多”并不代表“才高”。为了满足“重点班”少数学生的需求而牺牲“普通班”大多数学生的利益,这不仅仅是教育不公平的问题,实际上阻碍了教育的内涵发展,是大面提高教育质量的“拌脚石”。

教育的根本目的是育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未来社会培养合格的公民。每一个学生都有平等接受教育的权利,教育公平除了教育机会平等外,教育过程的平等也应该是其中应有之义。人为划分“重点班”和“普通班”,因施教,必然在孩子幼小的心灵上埋下了等级观念的种子,导致教育过程的不平等。同一片蓝天下,接受的是不同水平的教育,还谈什么全面发展,还有什么社会公平可言?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