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宁阳王营
宁阳王营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10,806
  • 关注人气:2,787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错误也是教育的资源

(2010-12-06 17:24:29)
标签:

德育

教育思考

教育随笔

教育杂谈

教书育人

素质教育

随笔原创

教育

分类: 王营评教育

错误也是教育的资源

 

文/王营

 

在一次专家报告会上,曲阜师范大学李保强教授给我们讲了这样一个故事:

耶稣带着他的门徒彼得远行。途中,他们发现了一块破烂的马蹄铁。耶稣让彼得把这块马蹄铁捡起来,但彼得懒得弯腰,假装没有听见。

耶稣自己弯腰捡起了马蹄铁,用它在铁匠那儿换来3文钱,并用这些钱买了18颗樱桃。

出了城,师徒二人继续前行。他们经过的是茫茫荒野,土地干涸。耶稣猜到彼得渴得厉害,就把藏在袖子里的樱桃悄悄地掉出一颗。彼得一见樱桃,赶紧捡起来把它吃掉。

耶稣边走边“掉”樱桃,彼得也就只得费力地弯了18次腰。

耶稣笑着对彼得说:“如果一开始你能按我要求的做,你只要开始时弯一次腰就行了,就不会在后来没完没了地弯腰了。”

这个故事经常被人用来说明管理上要“从小事做起”的道理,如果换一个角度来思考,我们还能从中悟出一些教育的道理。

一块破烂的马蹄铁,在彼得眼里,也许并没有什么价值,所以当耶稣命令他捡起时,他象没事儿人一样,不但没有付诸行动,而且装着没听见。面对彼得所犯下的错误,耶稣没有训斥,而是亲身实践,将马蹄铁捡起,并用它换来的3文钱买了18颗樱桃。耶稣的这一举动意在告诉彼得:马蹄铁是有价值的。接下来,在荒野里当彼得渴的难受时,马蹄铁的价值得到充分体现。耶稣本可以把18颗樱桃全部给彼得解渴,但是他没有这样做,而是一颗一颗地给,让彼得弯了18次腰,最终让彼得明白了“人不可忽视每件有益的小事,要为自己的失误付出代价”的道理。

正如李保强教授所说,耶稣真是一个了教育家。在这则故事里,耶稣没有批评训斥,没有讲空洞的大道理,而是凭借自己的智慧,设计了一个让彼得亲身体验的情境,最终达到了理想的教育效果。

日常教育教学活动中,当学生的思想和行为出现偏差时,许多老师要么大发雷庭,要么讲一堆空洞的大道理,结果学生或者是对老师的愤怒产生逆反心理,或者阳奉阴违,表面上承认错误,实际上把老师的话当作耳旁风,左耳进右耳出,这样的教育方式难以把工作做到学生的心坎上,更不会产生良好的教育效果。

面对犯错的学生,我们能理解老师“恨铁不成钢”的愤怒心情,但是老师是否能够把心情平静下来想一想:正确的行为应该是什么?老师自已是否能做到?有没有更好的办法让犯错的学生心服口服?

课堂教学中,面对意想不到的突发事件,教师也没有必要发火,更不要感到沮丧,而是要静下心来,想一想问题到底出在哪里?能不能利用其中有益的成份,使事件朝好的方面发展?于漪老师的在讲一堂语文公开课时,出现了出人意料的场景:在讲到课文中“一千万万颗行星”时,甲同学发问:“老师,‘万万’是什么意思?”惹得全班同学哄堂大笑。甲同学猛然醒悟过来,满脸通红,头耷拉下来,垂头丧气地坐下了。于漪见状便问大家:“大家都知道‘万万’等于‘亿’,那么这里为何不用‘亿’而用‘万万’呢?”全体学生的注意力一下子被吸引过来,没有人再发笑,大家都认真地思考起来。乙同学站起来答:“大概‘万万’比‘亿’读起来更加顺口吧。”于漪表扬了乙同学,接着问:“大家还有没有不同的意见?”众生沉默不语。于漪便顺着乙同学的答案总结了一下:“是汉语言的叠词叠韵之美影响了此处的用词。”接着,于漪又问了一句:“那么请大家想想,今天这一额外的课堂‘收入’是怎么来的呢?大家要感谢谁呢?请让我们用掌声表达对他的谢意。” 大家的目光一齐射向甲同学,对他鼓起掌来。此时,甲同学又抬起了头,有了自信,不再垂头丧气了。试想,如果于漪老师也随声附和,去嘲笑那位同学,后果将会是如何呢?这就是教育的智慧。

由此可见,错误也是教育的资源,教育就是要因势利导,让学生在亲身亲历的情境中,不断纠正错误,发展自我,超越自我。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秋风·秋雨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