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以学生发展为本,树立科学的教育质量观

(2009-05-26 17:16:40)
标签:

政治

教育质量观

校本课程

感悟随笔

教育观察

分类: 王营评教育

以学生发展为本,树立科学的教育质量观

 

——科学发展观学习实践活动心得体会

 

文/王营

 

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最近一个时期,在科学发展观学习教育活动中,我通过认真学习、思考和深入基层调研,深刻认识到:教育事业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根本在于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树立科学的教育质量观,扎实推进素质教育。

学生发展有两层含义:一是个体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二是一个班级、一所学校乃至一个地区学生群体教育质量的提升。这两方面的发展相辅相成、互为促进,只有学生个体获得了较好的发展,才能促进群体教育质量的提高。为此,树立科学的教育质量观,我觉得要解决好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一是兼顾国家利益和个人利益,解决好面向全体学生提高教育质量的问题。素质教育是国家的大政方针,推进素质教育就是要提高全体国民的科学文化素质。因此,在日常教育活动中,教师要坚持面向全体学生,既要照顾尖子生,鼓励其出类拔萃,又要面向中下等学生,鼓励其不断进步和超越;在教育宏观管理上,既要发展城市教育,又要提高农村教育的质量,尤其要关爱教育弱势群体,切实为每一位受教育者提供平等受教育的机会,促进教育公平和每一个学生的健康发展,整体提高教育质量。

二是兼顾基础和特长,解决好面向学生各个方面发展的问题,提高学生个体发展的质量。日常教学中,有些教师往往忽视基础性发展目标的设定,忽视课标对学生提出的基本要求,学科学习目标的设计不能面向大多数,而是瞄准中考和高考,考什么,教什么。有些学校重智育、轻德育,重考试科目、轻非考试科目,重学生的学习、轻学生身心健康,导致学生片面发展,这些都与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思想格格不入,也影响了教育质量的提高。坚持科学发展观,就是要求我们处理好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的关系,面向学生的各个方面,在为学生发展打牢基础的同时,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为在某一方面有特长的学生提供自由发展的空间。

三是切实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的实践能力,解决好面向国家和未来发展的问题,提高学生可持续发展的质量。经济全球化、信息现代化的未来社会迫切要求我们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目前我们国家还是一个生产加工业大国,在科学发明和自主创新方面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一定的距离。因此,日常教学中,我们要下大力气改革传统的教育方式和学习方式,保护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创设适宜的问题情境,让学生感受知识产生和发展的过程,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以及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要从小培养学生的科学意识和科学精神,注重让学生在生活实践中发现问题,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引导学生走上科学研究和艺术创造的幸福之路。

四是积极开发校本课程,解决好面向学生个体自主发展的问题,切实开发学生的潜力,提高学校特色办学的质量。人无特点不优,同样学生发展无特长,学校发展无特色,也不能算做一所成功的学校。新课改构建了三级课程体系,其中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实施,就是要求学校充分挖掘自身办学优势,彰显学生特长。尤其在高中阶段,学生分模块学习,更加拓宽了学生自主选择课程的空间。在这一要求下,学校应放开手脚,在校本课程的开发上有所作为,为学生提供丰富的课程资源,在发展学生特长的同时,通过长期的实践,逐步形成自身的办学特色。

总之,通过学习科学发展观,自己对以人为本、科学发展的含义有了深刻认识,廓清了原来对教育质量的狭隘理解,认识到教育质量不仅仅体现在学生的分数上,更是一种面向全体学生,面向学生的各个方面,全面、可持持续发展的质量,这对于下一步开展教学管理和教学研究必将产生重要的指导作用。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