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贵在持之以恒
据报道,一位名叫吴樱花的初中教师用了三年时间转化一名问题学生,其间写下了15万字的日记,详细记录了这名学生的转变过程。该生看过老师为他写的日记后,良心发现,决心痛改前非,立志求学,最终考上了重点高中,成了一名品学兼优的好学生。
我真佩服这位老师的毅力和锲而不舍的执着精神。许多老师由于认识上的误区,往往人为地把学生分为三六九等,认为差生是不可救药的,并且在教育过程有意无意地强化这种心理暗示,以至于这些学生在同学面前抬不起头来,对学习甚至对生活也失去了信心。吴老师认为,这些学生并非什么都差,在某些方面有的学生甚至相当聪明,只要正确引导,做耐心细致的工作,用真情去感化他们,这些问题学生是可以转变的。于是她从细节着手,长期跟踪,春风化雨,终于取得了理想的教育效果。
这种持之以恒的精神也许正是许多老师所缺少的。在教育实践中,吴老师不可能对她所教的每一个学生都写几万字的日记,她只是选取了一个个案,进行反思研究,并将其积累的经验运用于以后的教育活动中。这些日记中也许并没有多少高深的教育理念,大多数只是一些记实的片断而已,但它的价值也正在于此,因为没有对教育现象的观察和思考,也根本谈不上教育的理性自觉。站在对下一代负责的高度,此举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