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选择、学会忍耐
澳大利亚心理学家做了一个有趣的实验:几名同龄(五岁以下)的中国儿童和澳大利亚儿童,每人面前有两盘巧克力,一个多,一个少,还有一个铃铛。如果想马上吃到巧克力,只需摇铃就可以得到少的那一盘;如果想得到多的那盘,就需要等待15分钟。数据显示,80%以上的中国儿童选择了摇铃,端走了少的那盘巧克力大嚼起来,而66%的澳大利亚儿童却坚持到最后,拿到了更多的巧克力。
这一实验除了说明中国儿童比澳大利亚儿童缺乏忍耐力和控制力之外,我想还可以引起我们进一步的思考,成人是否也在有意无意间扮演着儿童的角色?
生活中,面对不同利益的诱惑,人往往难以作出明确的选择,明明知道做某件事情需要耐心和脚踏实地,才能最后使自己获取更大的利益,却偏偏为了满足现实的欲望,急功近利,提前做了一些不该做的事情,最终使自己一无所得。比如在平时的教学工作中,有些老师为了满足一时的虚荣心,当时脸面好看,博得领导的夸奖,在组织日常考试时对学生要求不严,甚至在考试分数上弄虚作假,结果在最后的中考或者高考中栽了大跟头。在人生的道路上,人人都将面临许多不同的选择,上面的实验告诉我们这样一个道理:当我们处在人生的十字路口,面对不同利益的事情需要进行决择的时候,我们要学会权衡利弊,选取那些对人、对己都有大益的事情去做,而不能仅仅考虑眼前的小利益。
尤为重要的一点是,通过上面的实验,我们似乎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无论做人还是做事,都要学会忍耐,学会等待,学会克制自己的欲望,从而使自己最终受益。比如说,生活中两个人发生了矛盾,这本来是很正常的事情,如果双方都忍耐一下,矛盾就可能得到及时化解,这样一来对彼此的身体、感情都有益处;但如果两个人互不相让,唇枪舌剑,矛盾就有可能进一步升级和激化,一旦反目成仇,后果不堪设想,双方都将得不偿失。从做事的角度看,假如为官者不学会忍耐,不能时时克制自己的欲望,见钱眼开,为眼前的金钱和利益所诱惑,满身铜臭,则必然会对国家和民族造成巨大损失。反之,为官者如果能从长远利益着眼,洁身自好,不做有损于自己名誉和集体利益的事情,专心做那些对国家民族有益的大事情,那么他将永远为老百姓所铭记,得到的一定比失去的多。
可见,能否学会选择、学会忍耐,事关一个人的人格独立和道德修养,这不仅仅是如何教育儿童的事情,也是我们成人应当时刻谨记的做人做事的信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