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应开全课程
据调查显示,新课改实施几年来,许多城市学校已按照新课程标准,开全课程,开足课时,从而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但在广大的农村地区,这一情况却不容乐观,许多学校只开设了国家课程,没有开设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既使国家课程,音体美等学科也大多由非专业教师兼任,上课质量十分差,其他如综合实践活动等,有的学校干脆就没有开设。
之所以造成这种现象,既有客观方面的原因,也有主观方面的原因。客观上讲,许多农村学校地处偏远地区,条件差,待遇低,不能吸引优秀教师来学校任教,造成师资紧张,再加上教师老化现象严重,许多老教师没有能力担当新设科目的教学任务,导致有些科目长期无人任教。主观上讲,一是有些农村中小学的校长认识不到位,没有树立全面发展的办学思想。在他们的思想意识里,仍有主科、副科之分,认为语文、数学是考试科目,其它副科不考,可以不用开设。二是管理不到位,有些学校并非缺编,但是行政人员多,不教课的人多,区区200人的小学校,上至校长、副校长,下至教导主任、德育主任、后勤主任,几乎十几个人不任课。
课程标准是国家指导学校开设课程的法律性文件,开课不全,不仅影响学生的全面发展,而且严重损害学生的健康成长(如体育课),这是一种违法行为。据悉,日本曾经发生过中小学校长因开课不全而自杀的事件,其实我们的校长也应当在这个问题上有所做作为。教师不够,可以向上级反映,积极争取,学校所有行政人员都要兼课,人手不够,校长也可以兼课。路是人走出来的,办法是人想出来的,只要我们思想意识不发生问题,总会找到破解各种难题的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