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了也不要忘记节俭
据《文摘报》近日报道,目前中国的海外留学生总数已超过50万人,其中政府每年公派留学人员有2000人左右,其余都是自费出国留学。而在自费留学生群体中,有一些人热衷穿名牌、住豪宅、开宝马、进赌场,他们大多是富人子弟和官员子女。这些留学生并不在意自己能否拿到学位,一天到晚只是随心所欲地花钱。在美国,“阔少”买房都是现金,出手阔绰得往往“吓坏”美国人;更有阔绰的留学生常常出入各大赌场,多伦多赌场和拉斯韦加斯赌场都有中国留学生出入。出手最阔绰的留学生不一定都来自北京、上海、广州等大城市,而是一般容易被人们与贫困联系在一起的中小城市,甚至是小县城。比如,山西、贵州、内蒙古、河南等地的富家留学生吃高档、穿名牌、开奔驰、驾宝马,常常令人瞠目结舌。
读了这则报道,谁还能再说中国人贫穷?中国年轻一代的阔绰“吓坏”了一向号称富裕的美国人,这难道不令中国人骄傲、自豪,甚至扬眉吐气?但是,我却一点也骄傲不起来,自豪不起来,因为我看到美国人“吓坏”的背后,包含更多的是对这些中国年轻富家子弟的鄙视和嘲讽,这使我想起我们常说的一句话“人穷乍富,伸腰鼓肚”,意思是说有些人本来骨子里非常贫穷,却硬要装出一付富有的样子。
改革开放以来,有一部分中国人依靠宽松的政策和艰苦创业的精神走上了富裕之路,手里有钱了,腰包鼓起来了,生活也在追求高质量。他们送子女到国外深造,学习西方国家先进的科学技术,接受西方文化的熏陶,让子女学得一技之长,回国后既为国家效力,也为家庭创造可观的财富,这本无可厚非,相反我倒认为这是家长明智的选择,是爱国、爱家的表现。但是,他们万万没有想到,这一美好的愿望却让子女亵渎的一干二净,这些靠父母的血汗钱来到国外求学的留学生“并不在意自己能否拿到学位”,而是“一天到晚只是随心所欲地花钱”。不难想象,如此下去无论多么大的家业,多么富有的家庭,最后也难逃被子女挥霍一空的厄运,变得一无所有。
换一个角度来思考这个问题,中国人难道真的富有了?答案是否定的。据有关人士称,中国目前的社会结构是“金字塔”形状的,即有钱的人少,贫穷的人多,理想的社会结构应该像美国那样,呈“橄榄形”,即有钱的人和贫穷的人少,中产阶级占据社会主流。不可否认,我们国家目前贫富悬殊还非常大,当有钱人家的孩子对“麦当劳”等高档食品吃得烦腻时,还有一大批贫困地区的孩子上不起学,看不起病,解决不了温饱问题。而且令人疑惑的是,这些所谓的“富人”,他们的发家史难道都能经得起世人的诘问?在上面的这则报道中,有一句话不能不引起我们的注意,“他们大多是富人子弟和官员子女”,官员作为国家公务员,仅仅依靠他们的工资收入,能够自费供自己的子女到国外留学,并且让他们在国外肆意的挥霍吗?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不难看出,中国留学生的阔绰之所以让美国人汗颜是由于他们精神的贫穷和价值观的缺失。勤劳俭朴自古以来就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俭以养德也是祖先留给我们的古训,但是在物欲横流、金钱至上的当今社会,还有多少人能够坚持这一传统?许多人认为这些说法过时了,他们从小教育子女要“一切向钱看”,并以自己追求享乐的行为影响他们,于是子女就认为花钱摆阔绰是天经地义的,根本不去思考这些钱从哪里来,一旦花完怎么办?这种教育培养出来只能是“败家子”,不但贻害了子女本人,对整个家庭也构成了巨大的威胁。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讲,家庭和学校必须从小对孩子进行节俭教育,即使富裕的家庭,父母也要身体力行,让孩子知道“一粥一饭来之不易”,从小牢固树立节俭意识,珍惜劳动果实,这是对孩子的未来负责,也是对家庭和社会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