芬兰赫尔辛基机场一次意外的游览

标签:
芬兰北欧飞机迷伦敦赫尔辛基 |
分类: 航空、酒店、餐厅... |
上个月去了欧洲度假,去程因为在浦东机场延误,所以在芬兰赫尔辛基无法赶上接驳航班前往英国伦敦。所以被安排在赫尔辛基机场过夜,意外地享受了一次18小时的北欧之旅。
作为飞机迷,先与大家汇报一下,这是我第一次乘坐空客 A350 客机,上海至赫尔辛基飞行的巡航高度 (Cruising altitude) 达到四万英尺。
飞机降落之前,乘务长亲自走遍整个机舱,告诉每位客人因为延误无法赶上接驳航班的信息,这次我纯粹是放假,所以得到需要在赫尔辛基机场过夜的消息,我还觉得有点兴奋。其实当天还有几班航班前往伦敦的,但因为是复活节周末,都已经满客了。以上是在机舱里降落前,屏幕显示的中转航班信息。
设在飞机前侧的摄像头,起飞及降落都在屏幕上显示。跑道左边的四个红灯,是精密进近航道指示器,Precision
Path Approach Indicator, 简称 PAPI,
轴辐式空运系统 (Hub and Spoke
Network)
也是因为中转的比较多,所以入境赫尔辛基为目的地的旅客不多,过关也不需排长龙。
作为飞机迷,我其实觉得机场并非一定要越大越好,我们的航班,大概有十几位旅客前往伦敦需要在赫尔辛基机场过夜,等第二天一早的航班前往伦敦。在行李转盘旁边的航空公司柜台办理了过夜手续后,本来直挂到伦敦的行李,就是因为小机场,很快就被安排特别找出来了。
第一次来到北欧,在机场的旅游柜台看了一些信息。
本来还考虑到市中心观光,但时间有限,所以还是直接前往机场酒店登记算了。因为航班延误导致错过了接驳航线,酒店过夜及餐费由航空公司承担。
机场不大,从机场出来,我走路五分钟就到达酒店。
酒店前台放着的明信片,没机会去市中心,只能这样看看赫尔辛基的风景。
酒店大堂,进去就看到会议区。其实很多机场酒店更赚钱的营运模式是会议,尤其是在欧洲,很多公司如果在不同国家有办公室的话,他们也许会选择在机场酒店开会,方便来自各国各地的员工们。
很喜欢北欧风格的木制结构。
想到与在日本泡汤有点相似。
作为飞机迷,当然不能错过机场的观光台,就在酒店旁边。
观光台放着的一些照片。
屋顶的风速计,使用了芬兰国旗的两种颜色。
母女飞机迷 

观光台室内的两个屏幕,更方便 Die hard
飞机迷辨别降落及起飞的航班及机型。
在观光台发呆了一段时间之后,就回到航站楼参观。
与一位值班地勤人员聊天,告知她我的情况,她建议我当时就在自动值机器打印出第二天的登机牌,然后告诉我第二天必须提早来托运行李及过安检
(因为原来芬兰的复活节法定假期就在第二天开始,所以早上会很多人)。
回到酒店准备吃晚餐,北欧国家,四月中,八点多才天黑。
当然要尝试一些北欧食品,与南欧的差别,就是涂面包都是用黄油。
我点了一个简单的凯撒色拉,添加了一些北欧甜虾。
大家知道我爱吃奶酪,凯撒色拉一般都会放的帕玛森奶酪碎片。
北欧较常见的黑面包 (Rye
Bread)。
听取地勤人员的建议,第二天一大早就起床。房间的闹钟,是电视发出来的。
电视上也显示早上航班信息及登机口。
航空公司买单,我享受了传统的北欧早餐!
酒店餐厅的北欧设计。
室内木头装饰。
现代式壁炉。
北欧式熏鱼。
北欧式无发酵扁面包 flat
bread.
上次使用这赫尔辛基机场中转是2011年,看到机场有新的改变。
这些木地板很喜欢。
从候机楼回看我入住的酒店。
一大早的登机口,还没太多旅客。
早上前往伦敦的,也是空客
A350.
当天早上下雪了,所以起飞前,机翼需要进行解冰处理。机翼一旦累计了雪或冰,会改变气流在机翼上的流速,降低机翼升力
(Lift),
是一种非常危险的现象。解冰液分几种,为了方便工作人员辨别处理过的部位,这些解冰液分不同颜色
(透明的话,工作人员就无法辨别到底是否完全把机翼处理好), 第一种解冰液 (Type I), 一般是这图片显示的粉色,用来解冰
(De-ice).
整个去冰过程都在屏幕上现场播放。
根据下雪及外面温度情况,工作人员也许再会喷上第二种
(Type IV) 防结冰 (Anti-ice)
液体。这种防结冰液体一般是荧光绿色,粘度比刚才的粉色液体重,因为需要考虑到飞机可能在跑道傍边等候起飞前所逗留的时间,所以这荧光绿色的维持效果
(Hold over time) 比粉色的更长。
伦敦有五个机场,我目的地是希斯路机场,降落前在伦敦空域上徘徊 (Holding
Pattern), 路过伦敦最小的一个机场,London City Airport.
小时候来英国读书,每次都使用这机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