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梦回春秋(二十八)——六羽之舞

(2018-03-21 12:32:44)
标签:

杂谈


“考仲子之宫”:鲁国是周公的封地,只有周公的庙能称之为“太庙”,其他人的庙只能称为“宫”。“仲子宫”就是祭祀仲子的庙落成了。宗庙建成要举行祭礼,“考”在这里即表示宗庙宫室落成要举行祭礼,称之为“考”。此外,除了已死之人、鬼神所居的庙落成称为考,活着的人居住的宫室落成也可以称之为“考”。总之就是鲁隐公的弟弟还没继位的鲁桓公的母亲、已死的仲子的庙落成了,现在要举行祭礼。


怎么祭祀仲子呢?《左传》说“将万焉。”就是跳万舞来祭祀。万舞是古代宗庙祭祀时的一种常用乐舞名称。万舞分文舞和武舞。文舞用籥伴奏,手拿雉羽,模仿翟雉春情;武舞手拿干戚即盾牌及斧形器模拟战阵,武舞也叫干舞。


《诗经》里有一首诗名《简兮》就是写跳万舞的场面,描写非常到位。这首诗着力表现舞者的雄壮威武。我感觉还带着点挑逗情愫的意思。诗里跳舞的地点是在“公庭”,就是诸侯国国君宫室中的堂外广场上。这是个比较正式的地点,所以此地跳万舞应该也比较严肃。跳万舞台的舞者称其为“简兮”,意思就是感叹“真威武啊!”舞者“有力如虎”,应该是很有力量感,有阳刚之美。这诗里重点写的是文舞场面,写到“左手执籥,右手秉翟”左手拿着籥这种乐器,左手拿着野鸡羽毛。不知道是因为跳这种舞耗费的力气太多,还是像有的观点解释的那样模仿野鸡发情,反正舞者是“赫如渥赭”,就是面色非常红润。因为这个舞蹈跳得激情勃发,展现了舞者之美,所以诗的最后感叹道“彼美人兮,西方之人兮。”跳舞的舞者可真是一个“美人”啊。


那么祭祀仲子的文舞是什么情形呢?三传都记载为“献六羽”。六羽,就是有六行,每行八个人都拿着羽毛编成队一起跳。为什么是八个人呢?为了用来调节八种材料(金、石、丝、竹、匏、土、革、木)所制乐器的乐音而传播八方之风(东方谷风、东南清明风、南方凯风、西南凉风、西方阊阖风、西北不周风、北方广莫风、东北融风)。


其实在献舞之前鲁隐公还特意咨询了众仲关于文舞的礼仪规定。众仲跟他说“天子用八,诸侯用六,大夫四,士二。”意思就是说天子用八佾,诸侯用六佾,大夫用四佾,士用二佾。佾,就是指八个人的一列。哪个级别有对应的列数,违反礼制是不行的。所以《论语》里季氏用八佾舞于庭,孔子说“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就是因为季氏作为一个大夫竟然用了天子的礼仪,连诸侯都不是。


仲子只是一个妾,嫡妻不该用六佾,这是《公羊传》所谓“僭诸公”。关于舞乐制度,《公羊传》的记载是“天子八佾,诸公六,诸侯四”。这里的“诸公”,指的是“天子三公称公,王者之后称公”。天子三公:指的是太师、太傅、太保。对三公的称呼是氏采称公,就是采邑加上公。比如周公,周就是采邑。王者之后称公,是诸侯的第一等,这是大国国君的待遇。王者之后,比如前两朝,夏、殷后裔就称为公。宋国是殷商之后,就是爵位就是“公”。


鲁国的僭越由来就有,不光“僭诸公”,还“僭天子”。之前给鲁惠公的宗庙之祭就用了八佾。鲁国也的确不同于一般诸侯国。鲁国的始封君是文王之子,武王的弟弟,辅佐成王的周公姬旦。成王认为周公有勋劳于天下,“命鲁公世世祀周公以天子之礼乐”。但是这个说得也很清楚,天子礼乐只限于周公,不是历代鲁君。从周公子之伯禽开始,以下全用侯爵之礼。


仲子的身份,三传一直都说法不一。《穀梁传》认为仲子是鲁孝公的妾,也就是鲁隐公的庶祖母。按礼制来说,如果身为庶子继承君位,也可以给自己的母亲修庙。作为儿子的国君可以祭祀自己的母亲,不过只能让公子主持。如果这个做国君的儿子死了,他的继承人孙子辈就不应该再祭祀这个庶祖母了。所以《穀梁传》认为鲁隐公不该祭祀仲子。


《公羊传》认为仲子是鲁惠公的妾,鲁桓公之母。隐公代桓公摄政,所以也要为桓公祭祀他的母亲。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