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梦回春秋(二十)——周王室向诸侯求财

(2018-02-02 20:17:29)
标签:

杂谈

鲁隐公三年(公元720年)三月庚戌,周平王去世。周平王去世之后要办丧仪,礼仪是一方面,还需要大量财物。也许是周王室力不能及,于是就做出了一件很让人耻笑的事:令武氏子求赙。

武氏子,其实是个周王室的大夫。为什么称他的氏呢?因为这时候周平王去世,平王的儿子桓还在服丧没有正式继位。这种情况《穀梁传》称之为“无君也”。《公羊传》称为“当丧未君”。按照当时礼制,嗣君为先王守丧三年,这三年之内不称王,不发布命令。平王三月份刚驾崩,秋天桓王还在丧中,不能称王发布命令。

对于大夫的称呼,西周的大夫分为上大夫、中大夫、下大夫,称呼也不同。上大夫采称字,采邑及字;中大父采且字;下大夫官氏名且字。上大夫称伯仲,中大夫不称伯仲。“武氏子”只代表是“武氏之子”,还不是大夫。即他的父亲已去世,儿子还没有被策命为大夫。

周代是世大夫,但也需要任命。一般父亲死了之后儿子会被先试一年,然后再由周王策命为大夫,表示不忍心立刻代替父亲。当时情况是桓王和武氏子都是父亲新丧,所以桓王不能任命武氏子,武氏子也不能接受策命。

按照当时的规定,没有被正式任命为大夫的武氏子等于没有爵位,没有爵位不能出使。更离谱的是这位武氏子是到鲁国来替周王室求财的。

办丧事需要助葬之资。送给死者的车马等物品叫作“賵”,送给生者用来治丧的钱财叫作“赙”。武氏子替周王室到鲁国来求赙。但是“礼本为有财者制,有则送之,无则致哀而已,不当求,求则皇皇伤孝子之心。”这东西没有向外求取的,也就是说助丧的财物是否奉送要看吊丧者的意思,丧家不能主动索要,这是非常失礼的。但堂堂周王室就是做了这么非礼的事。

《穀梁传》认为,这个“求”字是莫大的讽刺。​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