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千奇百怪的毛笔

(2017-08-21 12:32:18)
标签:

杂谈


古时候对笔称呼不一。楚人呼为“聿”;吴谓之“不律”;燕谓之“弗”;秦谓之“笔”。统一称为“笔”,是从秦代开始的。

晋张华《博物志》说,笔是秦将蒙恬所造。梁代周兴嗣《千字文》也说“恬笔伦纸”。

晋崔豹《古今注》表达的见解是:古之笔,不论以竹以木,但能染墨成字,即谓之笔。秦吞六国,灭前代之美,故蒙恬得称于时。蒙恬造笔,即秦笔耳,以枯木为管,鹿毛为柱,羊毛为被,所谓苍毫也。

晋豹的意思看来,“笔”这种用物,早在先代恐怕是种类、形式多样、称呼不一。到秦灭六国,正如文字、度量衡一样,也被秦统一了。


民国,董作宾,甲骨文,江南好。

千奇百怪的毛笔


最古的笔未必用毛,自秦代以后才逐渐都用毛。最普通常用的是兔毛,兔毛以中山所出最佳 。以后毛的种类越用越多。

王羲之《笔经》云:汉时诸郡献兔毫,惟中山兔肥而毫长可用。先用人发杪数十茎,杂青羊毛并兔毳裁令齐平,以麻纸裹枝根令净,次取上毫薄布柱上,令柱不见。世传张芝、钟繇用鼠须笔,笔锋劲强有锋芒,余未之信,鼠须用未必能佳,甚难得。岭外少兔,以鸡毛作笔,亦妙。蜀中石鼠毛可为笔,其中曰​(鼠夋)。人须作笔亦甚佳。

关于笔毫的材质,到明代屠隆《考槃馀事》里记录得更多:青羊毛、雉尾、鸡鸭毛、丰狐毛、鼠须、虎毛、麝毛、鹿毛、羊须、猪鬃、狸毛、胎发……​

还有笔管,除竹以外也不断推陈出新。《考槃馀事》所录:古有金管、银管、斑管、玳瑁管、玻璃管、缕金管、绿沈漆管、棕竹管、紫檀管、花梨管、然皆不若白竹之薄标者,为管最便持用。

笔与书家相关最密切。古时有设笔冢以葬败笔。


清杨岘隶书鲁孝王五凤刻石

千奇百怪的毛笔


千奇百怪的毛笔

千奇百怪的毛笔


《书断》云:唐僧智永,积年学书,有秃笔头十瓮,每瓮皆数石,后取笔头瘗之为退笔冢,自制铭志。​

《国史补》:长沙僧怀素好草书,弃笔堆积,埋于山下,号曰笔冢。

由此可见,书家的功夫还在天长日久的勤学苦练。现在到处都有广告曰“书法速成”班的,纯属无稽之谈。碑学也好,帖学也罢还要多读帖多体会,多思考多练习。技法固然有之,但神乎其技者足为匠气。功夫在书外,这句话宜当深刻体会。​


唐褚遂良摹王羲之长风帖

千奇百怪的毛笔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