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虎食人卣,商晚期青铜器。出土于湖南省安化县。
湖南出土的商代青铜器主要集中于商晚期,极少量时代是西周早期。此外没有更早的传承,也没有更晚的延续,就好像是凭空出世,又突然消失。
这一批青铜器的种类有:鼎、鬲、尊、簋、瓿、卣、爵、觚、钺、戈、矛、镞、斧、铙等,种类繁多。在这些青铜器中,带着一种原始矇昧,甚至是野性的风格。
最突出的就是这件虎食人卣。表现了人入虎口的情景,虎的表情很平静,食人可能是它常做的事,它已经不觉得什么异样。奇怪的是,人入虎口,也不那么震惊、恐惧,似乎还是以臂抱虎,并不为落入虎口的自己忧虑。这场景形成了一种奇怪的协调。
人如不惧死,甘心被食。也许是因为以当时情景看,对人来说,死并不是什么了不得的严重、可怕的事。或者认为,天命该如此,也没什么大不了的。
卣,是盛酒器。《尚书*洛诰》:以秬鬯二卣。卣,被认为是盛秬鬯的祭器。虎食人卣,及同一批青铜器都不是出自于墓葬,也不形成组合,可见并不是体现丧葬风俗。有可能都是祭祀用的祭器。
另外这一批青铜器上有的带有铭文,上面的文字和中原地区的完全一致。那么这一批青铜器是不是流落到此的商代贵族所铸呢?因为本地并未发现有发达青铜制造业发展的痕迹。这一批青铜器又非常精致,既便在中原的同类中也属佼佼者。
著名的青铜器精品如四羊方尊,人面纹方鼎等就出自于这批器物。
这一批青铜器的出土地点都在山顶、山坡或河湖之阳的窖藏。有的还是和玉器一同出土。那么我们可以想象:
殷商王族的一支,不知何种原因,从中原的核心区流落到了此地。虽然远远地脱离了国都,但又不能忘怀。因此他们铸造的青铜器处处都带着中原的遗存,比如文字。但在当地逐渐同化之后,又变得有点狂放不羁,所以青铜器的器形格外风格独特而带着原始的神秘感,体现偏远地区的不开化。
他们曾经用这批祭器祭祀山川河流,又把祭器珍藏。或许是因为他们不再有资格举行这样的大祭礼,所以要把祭器掩藏。
最终,殷商灭亡了,周族取而代之。而这支商族的遗裔,最后也就慢慢消亡,或是不知去向了。
再有一种可能,就是这本是遥远地区的一个方国,因为不满或是恐惧于商王的征伐而生出取而代之之心。因此他们很自负地要举行天地山川之祭来增加自己的信心,因为他们相信自己是有资格的,或是终将会有资格的。而他们又会刻意学习中原文字,希望来加强自己的正统性。
年代太久远,当时情景已不可考,聊作想象,为大家抛砖引玉。
请继续关注沅汰,青铜器系列话题:商彝周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