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京八景之太液晴波(太液秋风)

标签:
太液秋风太液晴波明清永乐燕京八景 |
分类: 山海经 |

好像是秋天,好像已经不是秋天了。
寒露刚过,今日便颇有寒意。渐渐地便是露重霜浓,白云红叶又是一年。转眼重九,便思登高。只是我仍然感怀一闪而逝未及近赏的初秋景象。尤其是心中思慕已久的太液晴波。要多么清澈的天空才能看到这一景象?这在北京是个太大的难题了。
也许明朝永乐年间的太液晴波是这样的,闭目遐想:
远处仪天殿端庄恢宏,威严廓大,有如神仙楼阁,引人遐思。近处土台松柏亭亭,荫郁蔽日,带来秋天特有的肃穆、凉爽。秋天总是带着点遗憾和不舍,也有期待和更多的愿望。但是远近之间的水波因为天气晴朗极了的原因就显得格外的清澈可爱。水波滉漾,所以波澜的涟漪让人如梦如幻,就好像顺水而去要到神仙境界去了。
金代太液池,在今广安门外。
元代太液池泛指北海与中海。那时尚未有南海。
明清太液池则是北海、中海、南海的总称。
金章宗完颜璟钦定者为“太液秋风”,似见苍凉。明代改“太液秋风”为“太液晴波”,更为明媚大气。两者皆动,不谈高下,意境两番,各有动人之处。
乾隆御笔“太液秋风”碑现在中海水云榭。水云榭建于清康熙年间。有诗云:水榭围遮集翠台,熏风扶处午后开。忽闻梵诵惊残梦,疑是金绳觉路来。由此想见,水云缭绕,熏风欲醉,似梦非梦的午后定是一段美好时光。
其实何必非要考证太液池在哪里?只要有心,京城无处不秋色,而在每个人的心里自然也是秋色各不同。最美还是乾隆御制诗:
秋到宸居爽簌生,玉湖澄碧画桥横。荷风送晚残香气,竹露凉敲绿玉声。翠合三山连阆苑,波涵一镜俨蓬瀛。由来禁籞林泉好,行乐还同万物情。
人生风景不同不只看在眼里,自在人心。
前一篇:玉楼金阙慵归去,且插梅花醉洛阳
后一篇:秋日养生之养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