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梨花伴月的前世今生

(2013-09-23 11:38:14)
标签:

梨花伴月

避暑山庄

淡泊敬诚

烟波致爽

烟雨楼

分类: 山海经
在《情探泰陵》上部故事中,梨花伴月是一处重要的故事发生地。梨花伴月境地之美也为故事本身增色不少。

康熙五十二年,意大利传教士马泰奥*里帕主持印制了《御制避暑山庄三十六景诗图》。其中图以原本的木版御制图为蓝本,另附以清代名臣王曾期所书康熙御制三十六景诗。

铜版图中的梨花伴月:



梨花伴月的前世今生


图中清晰可见,这一组建筑为两重院落,游廊环绕,尤其两侧跌落式游廊更见别致。门前抱厦,后为正殿“梨花伴月”;之后“永恬居”;最后“素尚斋”。三重正殿地台依山而上,一重高于一重。梨花开时,衬着坡上“冷艳全欺雪,余香乍入衣”,不知是怎么一番情境。

王曾期所书对其地势及清景尤绝之美描绘引人入胜:

梨花伴月的前世今生


中秋节前后,天气冷热不定。游避暑山庄这一日偏又赶上天气格外热一些。进丽正门向北,过淡泊敬诚殿、四知书屋,烟波致爽殿;再穿过湖区向西而行,地势渐阔而建筑渐少,游人也渐渐稀少。

再向西北而近山,山上忽见一处建筑,位于陡峭的半山腰上,名为“涌翠岩”,作供奉龙王的清静之所。从岩下过,再向西而去,逐渐进山,豁然凉爽,应该就是书上所记之“梨树峪”。

梨树峪两侧山上皆漫山梨树。虽然现在不是梨花盛放的季节,但也可以想见其花势繁茂时的态势。

 

其实,梨花伴月一组建筑早就荡然无存了,所以此处人烟罕至,正好可以发思古之幽情,尽情想像当时胜境。

 

倒是树上结的梨子,个头虽小,入口即化,不见得好吃,倒很有野趣。

 

峪内行走多时,只见一处泉水,只有寥寥几个当地人在此取水,而并无游人至此。

 

比起烟雨楼,金山,淡泊敬诚殿等人满为患处,倒觉得此处更合人意一些。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